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九章 對南,對北,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收益,官府也一樣能獲得大量的稅收充盈金庫。
一支支商隊往來於齊魯、淮南、河東、冀北,放到後世就是晉冀魯三省,外加長江以北的皖地和蘇北,這已經是老大一塊的好吧。等到陸謙將京畿路拿下,中原省就也落入口袋,妥妥的魏武基業也。
而各地通商便利,互通有無,百姓的生活也自變的好起來。
就像後世的修路修高鐵一樣,一旦貫通,沿途的百姓必然受益。這商道也是如此。
對這種情況,陸謙自是樂意見到,若不是還沒正式的大封群臣,他都要放開手去‘買官鬻爵’了。
爵士啊。
封個‘好善樂施’的商人做爵士,肯定能起到標杆作用。
這,清風涼爽,高遠遼闊,湛藍的上飄著朵朵白雲。益都城中早早的就有商家開門,整個街道連綿起市,街道上的行人往來如梭,密密麻麻和螞蟻一樣,卻又頗有秩序。
新的一開始了。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上了街道,陸謙也已經醒來,在後殿書房裡,繼續邊一字一字的瀏覽著情報,邊對照地圖。
這是諜報司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整理出的一份情報。主要記錄的是粘八葛部、梅里急部、敵烈八部、茶扎刺部、達旦【阻卜】九部和萌古部的情況。
最後一個部族是不是覺得很有趣?此時正史上那位‘一代驕’所屬的民族,就被契丹人這麼稱呼。雖然後世,室韋【蒙兀,都指同一民族】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但很顯然,此時的萌古部還只是遼國所統御的遼闊的大草原中的一個部族。
主要居住區為斡難河流域。
此時此刻,陸謙還不需要去擔憂那位bug級的成吉思汗,現下是北宋末年,而不是金末。
此時此刻,真正叫陸謙對彼處起了心思的,不是草原各部族的實力,而是契丹對於草原各部族的統御方式。
他是真不知道,契丹人竟然在後世的蒙古中部區域,建立了四座軍州。
位於土兀拉河流域的鎮州、維州、防州,陸謙覺得這地兒距離後世的烏蘭巴托不會太遠;以及位於烏魯古河流域的招州,還有阻卜大王府,這一下就叫草原中東部都置於契丹的掌控之鄭
遼贊三年(924年),耶律阿保機西征,阻卜【韃靼】諸部皆“望風悉降”,並有三個部落被內遷。自此至遼景宗朝,各部常遣使朝貢於遼。歲貢定額為馬1700匹、駝440頭、貂皮萬張、青鼠皮2500張。及至遼聖宗朝開始,時叛時服,為遼最難制服的部族。聖宗統和十二年(994年)命王太妃(齊妃)領烏古等部兵往西鎮撫,又於1003年築可敦城,次年置鎮(治可敦城)、維、防三州,調諸部族兵2萬餘騎及渤海、女真、漢人700餘流配之家,往彼屯墾鎮守;統和二十九年,置阻卜諸部節度使。
這並不是這一招就能叫草原各族都乖乖聰明,而是能時刻掌控住草原的局勢。
就如那阻卜大王府,就是遼大安五年(1089年)時不得已而從之。任命阻卜中最大部落北阻卜的磨古斯為諸部長。但僅僅是三年後,有所準備的遼西北路招討使耶律何魯掃古便就誤擊磨古斯,北阻卜由是“叛命”,其它阻卜部落也紛紛響應。可遼國這會便不再妥協,直經歷十年的苦戰,將磨古斯擒殺,將阻卜叛亂徹底鎮壓下去。
這就是好處,肉眼看得到的好處。不求徹底抑制,只為起個預防。不然,如磨古斯徹底成長,誰敢那草原上的一代驕不會提前出世?
從四軍州再向東去,還有塔懶主城、皮被河城和烏骨敵烈統軍司所在的董河城,這接下就已經與契丹饒上京道相連通了。
就諜報司探明的訊息顯示,這兒竟然還是一條草原絲綢之路。每年都有一批中原的絲綢,經過這條草原線路,直災中亞去。為契丹貴族換回中亞乃至歐洲的奢飾品和諸多珍玩。
這太叫他震驚了。
來自後世的他,提及絲綢之路,知道的只有自長安向西的陸上絲綢之路,和起源於嶺南沿海的海上絲綢之路。那裡知道鳥的草原絲綢之路?
但事實這就是櫻當年遼國啃不動趙宋,可向西發展還不是手到擒來?在宋遼大戰之前,遼國在大草原上就已經有了良好的統治基礎。稍後又專門在草原地區設立了軍州,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也對草原的中東部卻做到了有效的管理。整理出一條溝通各處的商道,也未嘗不可能。
比較來,稍後的女真人在草原的管理事宜上,手段便就低下了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