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俠獨孤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章 兵臨襄陽,明末中興路,女俠獨孤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二年以來從京城攻防到沿運河作戰、西北作戰等一系列戰役,蕭軒所率領的革命軍主力在並不算長的時間內就以摧枯拉朽之勢在消滅了部分江南新軍的同時徹底打垮了原來做為北方基幹的北方明軍主力。不過此時,應天朝廷乃至各地藩王仍然擁有從四川到湖廣再到整個江淮以南的南方,比南宋穩定下來的版圖還要更廣一些。如果加上因為蒙元的影響和小冰河時代的氣候因素,經濟重心和人口重心更為偏南,還遠遠不能說天下已經鼎定。

更別說北方因為交通便利,長期中央集權統治帶來宗族的實際影響力和凝聚力並不是那麼強,同南方存在很大的差異,蕭軒在很早之前就估計過從四川到湖廣再到整個南方,當面臨真正的威脅並且開始逐步動員起來之後,會面臨不小的抵抗力量。

因此,周大勇所率領的中路軍雖然沒有志願師、前教導旅比例更大也更精銳的革命軍第一軍、第二軍等精銳,然而從兵力上來說,中路軍的總規模卻逐漸增加到五個軍將近八萬左右的兵力。除了留守京城的第三軍和第十軍,西北的第一軍第二軍和志願師,乃至守衛徐州的第九軍外,四至八軍五個軍全部集中在中路方向上,這才是整個河南雖然沒有太大戰鬥力,但仍然擁有不少不兵力和堅城的中原地帶在很短時間內被迅速掃平的根本原因。

湖廣一帶農業還算充沛而且貧困地區也不缺,在徹底開放了限制的情況下建軍要比其他地方容易不少。此時潞王朱常淓、襄王朱翊銘、楚王朱華奎,在新任的湖廣經略朱燮元的支援下大概用了將近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新三大營總共三十萬上下軍隊員額的新建,其中還算勉強像樣的軍隊就有十五萬規模上下。如果在傳統冷兵器時代,這可能是很難做到的,就算在歷史上的晚明也困難極大,不過因為蕭軒帶來的新式建軍模式的影響加上更為有效的火器運用方式大大降低了對精兵和軍官的依賴,因此一年左右的時間次才算看起來並不算太過緊張。

此時的湖廣朱燮元當然明白,如果要與當初那強悍的崇禎親軍交鋒,紙面看起來十分強大的軍隊空有兵力優勢在中原那樣的地方交戰也是危險極大的。雖然朱燮元相信時間同樣並不充裕的崇禎並不可能在一兩年左右的時間內把十幾萬主力大軍尤拉到那樣的水平,但這一次來襲的周大勇所部主力仍然是不可輕視的,至少如果以為僅靠兵力優勢就打算與對手在中原決戰,絕不是個好主意。有效的控制住武昌、襄陽等要地,並在必要和十分有把握的情況下與秦淮以南地形複雜、不利騎兵與鎧甲的時候,才有可能戰勝敵軍的兵鋒。原因也並不複雜:建軍週期差不多的隊伍,基層質量或許區別不大,可是一支經過多次實戰鍛鍊的隊伍有更大機率選拔考驗出像樣的軍官與指揮層,這對戰鬥力實際上是一個不可忽視因素。

因此,在八萬規模上下的中路軍掃蕩中原的時候,朱燮元並沒有趁機展開反攻。依託水路、城池、複雜地形防禦作戰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加成優勢,在這個時代仍然是印在很多軍官將領常識上的教條。

然而,讓朱燮元沒有想到的是面對湖廣一帶三十萬大軍,並且像樣的地面機動部隊也有三十多營十五萬大軍的情況下,狂妄的中路軍竟然在戰略上分兵,向漢中陝南開進,其餘一路展開南下的同時分兵進攻襄陽與武昌,企圖以最快的速度一舉定乾坤,毫無疑問就犯了任何一個稍微有些頭腦的軍隊都不會犯的兵家大忌。

潞王是個謹慎的人,覺得敵軍的統帥乃至身邊的謀士不可能這樣外行,很有可能另一種誘敵之計。

“會不會是那崇禎禁旅,所謂的‘志願軍’就在這南下的隊伍之中?河南之敵的力量遠遠不似我們如今得到訊息的這樣簡單?”

朱燮元當然也沒有草率的下定決心,因此還是命令主力雲集於襄陽一帶,其他沿江的幾個重鎮也以重兵把守,看看這股貌似兵力並不算強大的南下力量究竟隱藏著什麼蹊蹺。對於在用兵上有一定門道的人來說,把精銳隱藏在看似兵力並不算強大的力量中,已經是一種慣例了。

在這種情況下,先在防禦和守戰當中撐一撐對方的斤兩,在選擇要不要集中兵力進行一次大勝毫無疑問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而且剛剛成軍的隊伍,也需要一次風險不那麼大的防禦作戰來檢驗自己的質量。

經過明初的擴建,此時的襄陽周長達到十五里,又有七八萬規模的像樣重兵把守,更重要是不同於其他很多城池。瀕臨漢江並且擁有寬闊異常的護城河,可以有效的讓很多水上的力量相互支援,並且極大的侷限了進攻一方在攻城上的用兵選擇,這讓朱燮元也並不相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