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俠獨孤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全速前進,明末中興路,女俠獨孤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戰場打掃完畢的情況下,蕭軒僅僅是在最初的時候感覺到一絲興奮,但隨後也很明白在大軍渡過馬恩河之後很可能就深入到了西歐最為核心的地帶。自己的對手恐怕不僅僅只有法軍殘餘力量。很可能還包括英國人、荷蘭人、還有這個時代看起來最為強大的僅僅陸軍就有二三十萬規模的西班牙人。數十萬敵軍研究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自己只取得一個殲敵十萬人左右的力量是明顯不夠的。必須不惜馬力的以最快的速度對巴黎城展開圍攻。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冒一冒輕騎突擊部隊和輜重及炮兵部隊適當脫節的風險,只要脫節的距離不超過三四十公里勉強可以保持聯絡的範圍就足夠了。
至於繳獲過來的那些大量的馬車,還有很多用不上的馬匹,為了防止做為敵軍很有可能利用的軍事資源,在天色漸漸亮起來的時候隊伍抽出人手進行了徹底的破壞。破壞掉了這一戰一切帶不走的車輛和火炮,並且破壞掉了一切帶不走的馬匹。這一次隊伍沒有按照過去的節奏儘可能的隱蔽行軍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盡最大的努力權力展開行軍前進。要因此在白天的時候,整個隊伍在渡河之後就浩浩蕩蕩的以強行軍的節奏展開了前行。為了讓馬車以最快的速度展開行軍,不但馬車普遍半載,而且普遍浪費性的以三匹中型馬拉載。當然兩萬人的部隊所運用的馬車也並不算多,僅僅只有兩三千兩左右而已,同時跟隨隊伍前進的依然有一些還算像樣的輜重馬。再加上這西歐腹地一帶的交通條件似乎比多溝壑與山區的亞洲好了很多,因此有的時候馬車在飛奔前進的時候似乎可以同騎術不那麼精良的馬匹一樣快。
在之前的遠端突擊中,蕭軒攜帶的不少馬匹耗盡了馬力,在補充了不少勉強堪用並且能夠被馴服的中型馬之後至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發揮了最快的速度。
就這樣在整個志願軍左軍利用拷問出來的俘虜那裡獲取而來的資訊奔向巴黎的第一天,全軍前進距離估算下來明顯超過二百里,甚至可能達到二百二十里左右的程度。同時,透支節奏的強行軍也在白天的時候淘汰掉了不少似乎並不是很合格的馬匹,大軍隊伍內也補充了一些當地繳獲和強行整掠而來的民間馬匹。
進攻到歐洲腹地的時候,這些已經在很早的時候就擁有不少人煙的歐洲腹地真正富庶的一面也就在這個時候漸漸的體現了出來。在法國腹地不少農田和村莊內隨時徵集而來的不少馬匹似乎都擁有準備好的馬蹄鐵乃至村內相關的鐵匠。兩萬多人以人多馬的騎兵軍團往往不用花費太大的功夫就能從行軍的途中很輕易的徵集到足夠的糧食和草料。在之前漫漫的征途中,隊伍經歷過不少人眼稀薄的地方。此時再回想起過去的經歷似乎給人震驚的感覺。
“據說在漢代的時候,似乎從來沒有中國商人曾經去過羅馬並返回過。唐宋的時候,更是很少有人來到這極西之地吧?”休息的時候蕭軒也不由的感嘆。不過仔細的想來,蕭軒其實也多少有些慶幸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核心距離是如此的遙遠。從很大程度上說早在周代的時候,中華文明的基本格局就應確定下來了,那就是大一統的格局、擁有廣闊人口基礎的格局、發達的農業剝削潛力的格局。這些再加上早期的一些哲學精神,導致中國的近代化轉型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面臨比歐洲要多的多的困難。
如果古羅馬時代東西方的交流更密切一些,對於更有預謀和更重視使用技術的當時西方來說,很可能東方如造紙乃至鐵製農具一類的相關技術很有可能更早傳到歐洲,則也很可能讓歐洲比較早的進入到近代化時代。如果這個時代的西方還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沒有俄國這個最終被排斥在外的文明可以藉助和依託的話,那麼中華崛起之路說不定比歷史位面反而要面臨更多的變數。。。
僅僅是兩三個時辰的短暫休息,在天色還沒有完全放亮的時候整個大軍又開始以最快的速度展開了向北面的方向展開的行軍。浩浩蕩蕩的隊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了明顯的掉隊現象,這讓蕭軒在率領隊伍前進的時候不得不放棄一部分輜重負擔,並且讓騎兵隊中掉隊的官兵同輜重隊匯合,才算勉強保證了在第二天強行軍的時候隊伍沒有出現太大的危機。
當然似乎更重要的原因是之前那場大戰的訊息似乎也開始比隊伍以更快的速度先一步的傳播開來,大大軍前進的過程中雖然遇到過一些似乎打算前來追趕的敵兵,也僅僅只敢在很遠的距離上觀望,沒有敢於逼近到近前。
這讓蕭軒意識到:不論大軍以怎樣的速度展開強行軍,對於這個時代可以接力馬匹通訊還有煙火通訊的時代來說,要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就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