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俠獨孤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火箭黨”與向右刺的敗陣,明末中興路,女俠獨孤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精銳弓箭手接連不斷展開精確攢射的同時,遜色一點兒的一石二斗弓以上弓手們也加入到了。整個建州大軍中能開兩宋標準一石五斗以上強弓的人不過百多人而已。可是如果條件放寬到一石二斗左右的標準,就猛然增加到兩千以上。此次參戰的百餘個牛錄的精銳弓手,至少有一半下馬展開攢射。數百名強弓手在二百步左右的正面戰線上接連不斷展開的弓箭火力集中起來的時候,開始讓哪怕頗有臨戰經驗的黃鬥所率領的親衛旅前排槍炮手們也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這些動量幾乎相當於當年羅德島投石兵發射鉛彈威力一半左右的重箭射中臉部的時候,精良的面罩也無法有效抵擋重擊,整個填裝火藥和開槍的動作都會在如同鐵錘砸擊一般的打擊下十分艱難。隊伍中燧發槍開火的效率也大打折扣起來,而遭遇到強弓手重點壓制的炮手們則只能龜縮在人牆的後面等待著近距離“火炮拼刺刀”的機會。
黃鬥在另一個位面見過建奴的弓箭手,可卻從來沒有如此位面一般真實而凌厲,甚至傳中的巔峰時代的英格蘭長弓兵也無法相提並論。黃鬥不知道的是這不僅僅在複合弓和單體弓的差別,英格蘭長弓手當年百年戰爭幾大戰役的時候都是兵力嚴重劣勢的情況下面對集中了精銳騎士級板甲的法國人,阿庫金戰役時投射的效能當然大打折扣。可此時的後金以幾倍優勢兵力來對抗對手的時候,精銳強弓手帶來的效果卻足以讓用文藝復興時代水準不差的鋼製板甲全副武裝的沒有車盾體系的佇列武裝遭遇嚴重的壓制了。
在給對方槍炮手特別是火炮手最大限度的壓制之後,整個建州盾牆不斷的前進。原本被大口徑燧發槍逼迫到百步以外其他各個方向上的建州軍也開始從各個方向上圍攏過來。
黃鬥感覺到這個時候隊伍已經不能再後退,如今唯一的勝算,就是在近戰中依靠在另一位面大顯神威的板甲長矛肉搏和其他一些撒手鐧起到制勝的作用了。
就在建州大軍那已經在火炮的打擊下破損不堪,卻仍能起到重要作用的盾牆開始漸進逼近的時候。早就有所準備的“八聯裝火箭”也在這個時候推了出來。
在另一個位面上,黑火藥火箭類兵器曾經是決戰中的大殺器,這個位面更為真實的定律已經讓黃鬥對這種火箭兵器在遠處的精度和效果完全不抱任何期望了,只是能希望帶來的縱火和燃燒效果能夠徹底瓦解建築軍那不斷逼近過來的盾牆。
從金屬光澤的長矛從之間剛剛露出那十二門八管火箭炮的時候,建州精銳強弓手攢射的重箭就如飛蝗一般逼近過來。當然,因為弓箭終究無法在三四十步左右的距離上發射後就迅速抵達目標,九十六枚火箭彈中的至少八十多枚還是在迅速燃燒起來的火焰中拉著濃煙和呼嘯聲噴吐而出。似乎有了一定尾翼穩定的火箭精度倒也沒有太差。只是這些大都不到二十公斤重量的火箭在三四十米勉強能有一定命中率的時候卻沒有足夠的動量擊穿或者打翻對手的盾牆。不過接連不斷帶來的爆炸,還是讓不少的盾車雖然沒有被那威力連手榴彈都不如一兩斤劣勢17世紀水準火藥炸碎,卻也是熊熊燃燒起來。
同另一個位面的世界壤之別的黑火藥爆炸力讓火箭炮兵們不由的大失所望,黃鬥也開始有些明白為什麼這類兵器沒有在滑膛槍時代流行起來。只是能將對手不少盾車引燃也算讓人稍按。
然而,在火器時代以盾車作戰的建州軍擁有諸多實戰經驗和豐富智囊團的情況下,又如何想不到對手可能以縱火的方式來攻擊呢?幾乎每輛盾車按照《內閣藏本滿文老檔》第5冊的法都配備有專門的水囊。雖然有個別盾車被燒燬,但這對於掌握整個戰場主動權的建州軍來卻已經無濟於事。威力脆弱的火箭形成的火苗很快就被撲滅。
在雙方距離已經十分近的時候,滿洲騎兵決定性的一擊終於到來了。藉助著步兵人牆的掩護,至少五百多名能開一石二斗以上弓的護軍精銳悄然轉移到了整個空心方陣正面和側翼結合處的一角,展開了猛烈的攢射,這當中還包括四十名不少將領在內的一石五斗到一石八斗左右的強弓手。
短時間內一二百人左右的負傷、幾百人在猛烈鈍擊下的東倒西歪集中在不過二三十步寬度數百人左右兵力密度的一角的時候。原本擁有著相當強悍意志和臨戰經驗的親衛旅也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區域性混亂和動搖起來。
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人馬俱甲的衝擊騎兵在整個時候突然間出現在的遭受強弓集中壓制的突破口方向上。伴隨著如同潮水的喊殺聲,建州精銳決定性的一擊終於到來了。
與另一位面的建奴經歷過不少大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