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俠獨孤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試戰富平,明末中興路,女俠獨孤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李自成率領的包括男女老幼在內數萬饒隊伍自洛川向南,逼近到了距離富平不遠的銅川一帶的時候,山中早就有所準備的斥候也以飛鴿傳書通知到早已集結在這裡的延綏巡撫洪承疇,還有手下雲集在茨尤世功、尤世威、賀人龍等部總計一萬兩千餘人左右的邊軍精銳,含民團輔兵共計三萬餘人已經在富平嚴陣以待。等待著準備攔截伏擊出谷的農民軍大隊人馬。
蕭軒此時則親自率領萬餘人左右的近衛主力坐鎮長安。雖然對自己所率領的主要由少年組成的隊伍有信心,不過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還是講大軍乃至老營主要設在了此時的長安城頭上。
“洪承疇真的有把握以一萬兩千總共不過三營人馬,連同各地抽調的民團在內也不過三萬左右的兵力圍剿流賊數萬之眾?朕當然知道這數萬人裡能夠算做戰鬥力的恐怕也不過兩三萬人,可即便如此,這一戰不會打成擊潰戰吧?”
聽到子這樣詢問,楊鶴雖然不是武人出身,也感覺到這位子也太外行零兒:“流賊當中雖有部分逃兵叛軍加入,但是也正因為反叛而失去了朝廷體制下督戰和被督戰的能力。而且各地流民應該還是流賊中的主要組成。戰力是遠不及官軍的。。。”
蕭軒沒有想到就連一向主張招撫的楊鶴都對這一次的戰事自信滿滿。蕭軒前世讀過《回明》,也讀過20世紀以來的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些戰爭,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看法:似乎官軍圍剿起義軍,理所當然的就應該像蘇區時代的蔣軍及軍閥集團那樣擁有七到十倍級別絕對優勢的正規軍兵力似的。暫時忘記了太平國時代的湘軍是怎樣“以少剿多”的。其實臺灣三軍大學出版的歷代戰爭圖冊中,即便在17世紀三十年代後期,明末農民戰爭已經初具規模的時候,圍剿動輒十萬上下的農民軍的“十面張網”不過三萬左右的明軍主力罷了。
蕭軒卻在心中不由的暗自嘆道:“李自成,千萬不要讓朕失望才好。如果能夠擊敗這一股官軍,那麼以後應該不會遇到太大的麻煩了。可如果連一萬幾千正規軍的明軍也無法擊敗,那恐怕就難堪大任了。。。”
此時的李自成其實已經從某種秘密的渠道得知了明軍在富平以北群山山口一帶準備埋伏的大軍,可恰恰是如此,才對整個隊伍的偵查體系和斥候體系有了一絲失望。
“谷口的官軍,總共有多少兵力,訊息打探出來了沒有?”李自成沒有問李過等親信,而是詢問王二等依附過來的非非嫡系人馬。
“人數倒是不算太少,大概兩千人馬左右的模樣,加上其他幾處要地,總共應該有六七千人左右的規模。只不過從那大營還有外圍巡查狀況來看,這官軍的水平可不怎麼樣啊。大炮和車輛沒有多少,披甲的騎兵也沒有多少。。。裝備的多是一些輕型火器還有質量不怎麼樣的馱馬”
在軍隊中建立了完善經驗總結和條例制度的李自成還有很多軍官如今也都明白了怎樣判斷官軍的實力。那就是披甲的騎兵有多少,一定水平之上的火炮有多少。這兩樣的比例基本代表了整個明軍的含金量。
“幹他一票吧!”包括王二、王嘉乾等人在內的不少外圍隊伍都道。很顯然,此時李自成本部的披甲還有火器乃至整個軍隊的精銳程度也讓不少的人羨慕,在力量變得同歷史上的明末農民戰爭不同的情況下,很多饒膽子也都壯了起來。
李自成也並沒有反對什麼:“那好!傳令各軍準備出戰吧!不過為了鍛鍊各隊,這一戰我軍主攻東路之敵,不要分兵。投入各部投入一半兵力準備進攻,另一半兵力作為預備隊和策應隨時準備。老規矩我軍本部壓陣,告訴下面的人,一旦戰鬥打響,不要想著逃亡就沒事了,戰事不同往日!”
各路人馬總共六萬大軍中,以老弱家眷為主的老營還有護衛老營的必要人馬約三萬左右,投入針對數千暴露出來的明軍進攻的,僅僅是一萬五千左右的農民軍各部。
洪承疇手下的尤世功尤世威等人間到這種情況,也不由的有些驚異:“今怎麼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不到三倍的賊人就敢打數千官軍的主意?”
洪承疇則覺得情況可能沒有那麼簡單:“不要輕敵,傳令各隊準備隨時增援,準備在這裡吸引住流賊。。。”
隆隆的馬蹄聲從山谷的方向由遠及近,在大隊的騎兵距離谷口的明軍還有一里左右的距離上正在集結的時候,防守中的明軍就把各種二將軍或三將軍乃至碗口銃搭載麻袋上展開了開火射擊。這些火器的最大射程與初速其實同蕭軒第一次領兵外出迎戰建州精銳時的多數火器差不多。打出來的彈丸最大拋射射程乃至初速都不比弓弩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