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俠獨孤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0章 邊地推演,明末中興路,女俠獨孤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軒率領隊伍經廣元一戰之後直逼成都一帶的速度也是及其迅速的。當然,此時的成都府也聽聞北面接連不斷的兩場大事,早就有了準備。親自帶領身邊的三四名核心官員還有相關家眷在蕭軒率領的隊伍剛剛抵達成都城下的時候就迅速迎了上來。

“剛剛昨天才得到訊息,說君上在北面遇到了事情,所幸天佑君上,一切安好。昨天剛剛得到訊息的時候,臣已當即安排在在西南各府內展開清查了。。。”同中央總督區內的各府不一樣。類似成都、蘭州這樣的地方因為臨近邊地並且還有應對大戰的任務,因此也如滿清時代一樣在各府之上有位於核心省分省城的“總督府”總覽軍務與監察,雖然算不上擁有地方人事權、軍內中高層人事權乃至大部分財權的節度使,卻也有著明代以往的地方大員所沒有的權力。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坐鎮成都府的劉年當然明白,自己有必要做出這種姿態來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的嫌疑了。

蕭軒沒有率領隊伍入府或上城頭,而是在城外紮營。在劉年等百餘人不得不留在蕭軒所率領的營中的情況下,城內的很多政務在這種情況下都不得不轉移到城外了。

劉年能夠擁有這樣的地位,當然也是當年選拔出來的有一定可靠性的人物,而且這樣的做派也讓蕭軒放棄了之前的想法:至少,此時的劉年頂多是個嫌疑物件,而不是十有七八可以確定的“嫌犯”。

“聽說去年到近年,西南總督府在雲貴等地同當地土蠻打了不少有所規模的衝突,四川境內的漢民以外的少民至少在農耕區的範圍內不是接受了改土歸流,也被消滅的七七八八了?”

這樣的詢問並沒有讓劉年感覺到多少壓力,畢竟在西南邊地的一些兵事大政,劉年可不敢不經應天中央莊園內討論與回應擅作主張。

當然,劉年也不願意直來直去的說:四川一帶的財力兵力不夠,需要加強許可權與軍備之類。但還是說道:“西南的地區情況複雜,蠻苗多居於險惡貧瘠分散之地,真正進行徹底征討甚至遷徙的成本並不低,還會帶來很多新問題,要在短時間內將整個西南一役而定,徹底掃平這裡的空間,恐怕即便不是當年遠征的力量,還是需要以前國內戡亂的力量或許才會有真正的把握。。。”

劉年本來以為蕭軒依舊會因此而不悅。畢竟,如今的大明非比過去。在過去絕大多數中原王朝只要不是太過昏聵的君王都會明白力量是有邊界的,這世上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所做不到的。可是自從遠征以來,或者說自從當年戡亂以來,蕭軒所率領的隊伍連戰連捷,戰勝了以前根本沒有想要能夠達到的目標。而西南地區的一些苗蠻同那些比起來,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勢力。自己這兩年在許可下進行用兵和摩擦僅僅只在四川境內獲得了不小的成效,很顯然是並不會令人十分滿意的。

出乎意料的是蕭軒並沒有就此問題輕易的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只是說道:“雲貴乃至藏地等不少邊緣之地因為多次戡亂戰爭已經成為藏汙納垢之地,不過要想真正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我也明白這或許不是眼下就能夠輕易做到的事情。”

如果是多年以前,蕭軒或許是“人滾地留”“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生存空間”之類的主張。如果能夠在軍事上消滅或清理掉整個西南的少民那或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不過掌握政權十多年來,此時的蕭軒也已經沒有當年那樣“憤青”或“極端實用主義”

多次的內部戡亂讓蕭軒明白了一個道理,同時也明白了為什麼明清兩代雖然都在穩步的推進西南地區的中央化,可最終直到民國時期也沒有真正的在這裡實現“漢地化”的原因:在西南很多地方,地方貧困而且交通不變。就算是這些地方被“殺男霸女”“殺人換種”“人滾地留”了。難道新遷入的漢人就能夠帶來可觀的稅收麼?就不會像漢地某些地方的深山百姓一樣成為新的不穩定因素麼?即便這樣做是有一定意義的,其所花費的成本也過於高昂。歷史上明清兩代在西南一帶的行政擴張,或許很大程度上正如中原歷史上和北方少數民族的一些戰爭及衝突類似:本質上,是為了穩定地方確保安全的一種手段。

只是廣元內的發生的事情讓蕭軒一時還無法確定地方上的土官們在多大範圍和程度上同歷次戡亂戰爭中的殘餘勢力勾連,如果存在大規模的勾連,那可就是“來而不往非禮也”自己要清理這些人的棲息之地了。

此後不久,蕭軒率領的隊伍在成都一帶停留了不少時間,一面輪流派遣力量進行持續而有一定廣度的“抽審”,隨機從各地抽選地方上的普通人瞭解地方上的一些情況。

一面也在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