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念念,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御史槓上了,鬧得挺兇,起因似乎是那位丁側妃的孃家兄長丁書賢因故得罪上峰,被罷了官。而丁書賢的上峰,正是徐御史的兒子徐衿。

季琳還未入朝,對裡頭的彎彎繞繞不甚明晰,遂虛心請教。季景西則好心解惑,“徐衿你可知是何人?”

“當然。”少年乖乖作答,“徐衿徐子佩,時任太僕寺丞,與兄長你一樣是南苑十八子之一。”

季景西點頭,“徐衿的繼妹徐晚晴,是丁書賢的未婚妻。丁書賢乃太僕典廄丞,也即是說,他既是徐衿未來的妹夫,又是徐衿的下屬。徐傢什麼情況你想必聽過,這門親事徐衿一開始就極為反對,他家的名聲已經因他那位屠戶出身的繼母而一落千丈了,若是再與丁家結親,以徐衿之傲,怕是比殺了他都難受。”

“丁家有什麼不妥?”

“不妥之處多了。”季景西撇嘴,“徐衿乃君子,雖然繼母出身受人詬病,好歹其父徐翰忠正剛直,乃當朝少有的直諫之臣。而丁家佃戶起家,如今的吏部左侍郎丁志學,曾是楊霖楊相公的門生。對方一手將他提拔起,他卻背信棄義改投老六門下,丁語裳又是以非常手段進的康王府……此一家人,自上而下門風敗壞,早已不堪。與這等人家成為姻親,徐子佩實難忍受。”

季琳怔然,“所以徐衿是……挾私報復?”

“這倒不是。”季景西勾了勾唇角,笑得像只狐狸,“徐衿秉公而行,犯錯的是丁書賢自己。只不過這個錯處,是你哥我遞到徐衿面前的。”

季琳:“……”

我怎麼一點都不奇怪呢?

臨安郡王大大方方地收下了自家小弟那滿含“欽佩”的注目禮。

他早就想動丁書賢了。那廝自打上任太僕典廄丞,沒少在每年漠北進貢戰馬良駒時給他使絆子,起先他還懶得計較,後來對方卻是變本加厲。季景西何許人也?豈是能任人頭上動土的軟柿子?若非恰逢徐衿調任太僕寺,腳跟不穩,正好楊繾又給他鬧了一出“老父親代女求親”的突然襲擊,怕是景小王爺早就騰出手,說什麼也要將太僕典廄一系全部擼下來。

不過後來得知徐衿與丁書賢不合後,他也不急了。他不急,自有人急,在觀望京中局勢這麼久之後,徐衿終於主動找上了門。

身為昔日舊友,季景西幫忙遞刀遞得極乾脆。

如今丁書賢丟官,其父丁志學與康王季琅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徐翰作為徐衿的老父親,想當然地擋在了兒子前面。對上這麼一個暴脾氣的御史,饒是季琅都深覺棘手,兩方你來我往,誰都沒佔便宜,事情越鬧越大,終是到了傷筋動骨的地步——就在昨日朝會上,徐翰丟出了一記重錘,參康王季琅賄賂官員,結黨營私!

季琅幾乎氣得當堂吐血。

要說這之中無人推手,怕是誰也不會信,至少越貞、柳東彥兩人沒少在背後推波助瀾。

怎麼才能讓老六“上不了”二月二祭典?比起其他幾個目標,這一個反而是最為困擾他們的難題。柳越二人冥思苦想數日不得解,誰知機會說來就來,激動得兩人在秋水苑裡喊了半天“天助我也”,而後轉頭便磨刀霍霍向康王府而去。

對此季景西只能說,時也運也,真的擋不住。

如果說康王的麻煩才剛開始,那麼楚王季珏則純粹是自作自受、有苦難言了。

先前說過,季珏為了迴避蘇家兩房決裂的麻煩,而以“養傷”為藉口遲遲閉門謝客,結果有位御史措不及防踢爆了淮北道總兵侵佔良田一事。季珏經營淮北道時日已久,為此只得匆匆重歸朝堂。可惜案件被移交大理寺。是以季珏大打親情牌,主動接過了三公主季君儀出嫁北戎的一應事宜。

他將整個公主出嫁的儀程風光大辦,為自己贏來了一片讚譽之聲。

三公主的儀仗是在年前離京的,饒是季君儀再如何苦求,面對即將唾手而得的政績,季珏還是沒準予她留下過年節。他幾乎是鐵石心腸地把人送出了盛京城。

結果人還沒走到北境府,北戎新主勒古身死的訊息便傳遍了九州四海。

惱怒至極的北戎人為此發動了瘋狂報復,不僅漠北邊境起騷亂,就連北戎埋於大魏的所有暗線都齊齊發動,報復的目標不是旁人,正是還在出嫁路途中的三公主季君儀。

早在袁錚動身前,京中已經接到了季君儀遇襲的訊息,這件事當即成了朝堂上的熱議。三公主如果死在北戎人手裡,對於大魏皇室來說無疑是莫大恥辱,朝臣們無一例外,強烈要求即刻將公主接回京城,事關一國顏面,此事幾乎沒有任何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