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王家來人,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多年前的謀逆大案,不僅涉及幾位親王皇子, 也摺進去了王謝二家。在那場禍事裡, 王家一輩最傑出的子弟、徵西大將軍王瀟被莫須有的罪名推上斷頭臺,王氏嫡系盡數流放, 家主王照則與那座百年老宅一起,永遠沉睡在了大火鄭

時隔多年,嫡系一支後輩裡僅剩子歸一人, 其餘皆為老弱病殘,他們苟活於漠北荒涼的土地,無法落葉歸根, 更不敢肖想光復家族。

當初楊繾派人北上, 卻最終只帶回子歸,不失望是假, 因而才有了溫子青的漠北之校儘管溫少主向她保證會給她一個想要的結果,可到底比不上她親自來一趟。只有見到王家人, 她才知自己這一步走的是錯是對。

平城府衙人多眼雜, 為避免多餘麻煩,與王家饒會面被楊繾安排在了城西的毓香坊——宣城香料商會的投誠,的確給楊家帶來了許多便利,這便是其中之一。

此處的毓香坊不過普通一間鋪子,因著災荒, 已大半年沒開門營業, 掌櫃的將人迎進來後便很有眼力見地離開, 溫子青則徑直找了一處坐下, 留下楊繾與來人互相打量。

王家此次來了三人,分別是一位老者同一對中年夫『婦』。那老人自見到楊繾,渾濁的眼裡便蓄著淚,如今屏退旁人,他便毫無預兆地撲通跪在霖上。

“繾姐……老奴有罪啊!”

楊繾連忙上前,“忠伯,您快起來。”

老者卻只深深伏地一拜,“有生之年還能再見繾姐一面,王忠他日若去,九泉之下也能對家主大人有所交代了。”

提及外祖王照,楊繾眼圈也有些泛紅。那是一個多麼風姿卓絕胸有丘壑之人,卻最終落得那般下場。

老者名為王忠,家中世代為王家僕,有兄一人,皆是當年伴隨家主王照左右的心腹。當年事發後,老家主將一應家眷託付給他們兄弟二人,然而就在大火燒起時,王忠的大哥二話不衝進了火海,生前僅留下一句遺言:我打陪少爺讀書習字,看他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做王家的定海神針。如今他一人走,黃泉路上豈能無伴。

王忠悲痛欲絕,卻不得不將老家主最後的願望完成,隨著王家嫡系流放漠北,盡心盡力護持王氏遺族直今。

老人家身子骨不大好,早年間吃了太多苦,落下了病根,腿腳也有不便,意識到楊繾在悄悄關注他的腿腳,便笑著安慰她,“繾姐莫怕,這腿早年斷過幾回,還能走已是萬幸啦。”

楊繾不敢多問何為“斷過幾回”,只好勉強笑了笑。她將目光落在忠伯身後那對夫妻身上,打量片刻,不確定道,“……可是十七舅舅?”

中年男子微微一愣,看了一眼忠伯,驚歎出聲,“你竟記得我?”

楊繾心中一鬆,知道自己認對人了,一旁忠伯卻是與有榮焉,“繾姐打過目不忘,這一點,老大人也是誇過無數次的。”

少女被誇得不好意思,“也沒有那般誇張,時候見過幾回十七舅舅,繾還記得您眉骨上有一痣。”

中年男子下意識『摸』上自己的眉『毛』,瞭然,“你那時才多啊,這都記得。來,給你介紹,這是你十七舅母。”

楊繾朝中年女子行了晚輩禮,後者緊張地直搓指尖,慌忙從手上褪下一個成『色』半舊的鐲子,遞到一半,卻在瞥見少女手腕上的羊脂玉鐲時忽然無法再進一步,只好求助地望向丈夫。

王十七也有些尷尬,剛想開口,卻見楊繾下一秒握住了自家妻子的手,言笑晏晏,“是送我的嗎?多謝舅母。”

著,果斷褪下了原先的首飾,將那成『色』一般的鐲子套在腕上。

“長者賜,不可辭。繾姐這是認了你這個舅母了。”忠伯欣慰地望向女子,後者感動不已,紅著眼低低了聲謝謝。

王十七回了神,也笑起來,“你舅母門戶出身,有失禮之處,你莫見怪。”

楊繾搖搖頭。王十七昔年離京時還未及冠,想來娶妻也不過近幾年之事。這位十七舅母李氏不過普通人家出身,放在從前是絕對攀不上王家門楣的,可如今二人相處融洽中透著親暱,不用想也知道,改變更多的,是王十七。

溫少主的家僕溫元煮好了茶回來,為每個人上了一盞清茶。望著眼前的嫋嫋熱氣,忠伯唏噓,“如今的漠北,竟連喝上一口水都成了妄想。來時便聽靖陽將軍為平城百姓尋到了水源,幸事啊。”

“是啊,出了平城,不知還有多少城鎮仍苦不堪言。這場災,足以讓漠北傷筋動骨數十年。”王十七喝了口茶水,望向楊繾,“繾,我能這樣喚你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