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三年,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世間種種的真相, 往往來的措不及防又勢不可擋。
派往北境府的第四位太守果真沒能撐過三個月, 這次的理由更加令人無語,竟是那位年過七旬的老大人受不得漠北艱苦,新官上任後只來得及做下幾件還算風光的政績,便因身體緣故不得不遞了致仕摺子。
大抵是頻繁的官位更迭連老皇帝都生了倦怠, 象徵性挽留兩回無果後,索性乾脆利落地榮封對方一份虛職, 批了硃批, 至此不再提派官,彷彿忘了一般。
而楊繾也在父兄的冷眼旁觀下印證了自己的猜想, 默默放下手中筆, 將那沒寫完的第四十一封信燒了個乾乾淨淨。
季景西, 到底是不會回來了。
楊繾事後猜測,恐怕勤政殿那位早就知道了什麼, 所以最後才選了位垂垂老矣的老臣, 一半試探, 一半警告。而季景西也著實交出了一份令其滿意的答卷——沒殺人, 沒軟禁,風風光光送老人家帶著政績離開朝堂——
手段柔和, 心腸綿軟, 不成氣候,不足為慮。
漠北派官一事雷聲大雨點小地沒了尾聲, 皇上不再往北境派官, 朝中官員俱是鬆了口氣——
前有齊孝侯府裴氏自斷臂膀, 後有名門顧氏因皇子妃犯錯而竭力低調,可以說,當今朝堂放眼望去滿地機會,地盤都來不及爭,哪還有人在意漠北?
那些試圖玩弄朝局的,以太子季珪、六皇子季琤、七皇子季珏為首,恨不得將每個空缺的職都填上自己人,幾場交鋒下來,有輸有贏,各有所獲,等風波平定時,時間都不知過了多久。
而彼時人們才驚異發現,眼下的朝堂居然少了許多世族身影,這一局,竟是世族敗了。
北戎新主出人意料的統兵之能成功地將戰爭拖入了持久戰,而鎮國大將軍袁穆先前的意外重傷和靖陽公主的臨危掛帥,也把朝中優秀將領稀缺、武將斷層的殘酷現狀赤|裸|裸地擺在了檯面上。隨著戰爭遲遲無法落幕,周邊國境上盤踞的西狄、南疆也開始蠢蠢欲動,不得已,皇帝終於開始提拔將領。
當朝聖上剛登基時朝中並不缺大將,燕王季英、漠北軍主帥袁穆、徵西軍主帥王瀟、老齊孝侯裴堅,武義伯鄭誠……當年都是帶兵打仗的好手。時移世易,如今後輩裡能拿得出手的竟只有袁錚和靖陽。
這兩人,老皇帝用誰都難受,妥協之下也不過放了靖陽在外,任憑袁少將軍自請出戰數次都不應。最後被提拔上來的年輕一代僅有三人——齊孝侯裴青、武義伯世子鄭曄,以及金吾衛校尉司凌。三人分別被派往了南境、西疆與海寇頻生的福建。
鄭曄是最先走的,其次才輪到司凌裴青。兩人臨走前,南苑書房的同窗為他們在醉香樓辦了場送別宴。
宴很正式,來的人卻不多:塵世子病了,陳澤避裴青而不見,蘇襄待嫁不出府門,顧亦明因嫡妹闖下禍事,羞與同為皇子的季珏、季琤共處,陸卿羽則有了身孕,月份不足,就連楊繾也尋了個毫無誠意的由頭沒露面。
南苑十八子,竟連一半都沒來全。
雖然早有準備,但這場景依然令人唏噓。當年文試後的聽松林,到底成了無法重現的過往。
“繾妹妹也不來麼?”醉香樓廂房裡,蘇奕驚訝。
司凌道,“繾妹妹前一日特意拜帖上門,與我道過別了。”
裴青的笑險些沒掛住。顯然因為季景西的緣故,楊繾連他也一併厭上了。畢竟當他選擇為兄弟保密的那一刻,就註定了要辜負後者,又何來資格抱怨?
一場送別宴潦草結束,翌日,兩人前後率軍出發。當大軍行至城外十里亭時,裴青一眼瞧見那抹熟悉的倩影,幾乎整個人愣住。饒是裴侯爺已獨當一面,一時間也沒能抑制住澎湃的情緒,當場飛奔下馬,狂喜地抱住了為他撫琴送別的少女。
楊繾回應地輕拍對方寬闊的脊樑,落落大方道,“子玉哥哥,此去珍重。”
裴青悄然收緊手臂,“還以為你不願送我。”
少女默了默,站好,笑道,“思來想去仍是覺得該來,否則太過失禮。子玉哥哥可怪我昨日未敬你一杯?”
裴青目光一眨不眨,好似要將她看個夠,“你能來我已心滿意足。日後我不在京中,你要多保重。”說著解下腰間一枚玉佩,“有事就拿這個去侯府,我留下的人任你差遣。”
楊繾一動不動,只眉目清朗地望他。
青年懂了,遞出玉佩的手微微一滯,收了回去,“你不必如此,我雖對你……罷了,是我孟浪,繾妹妹就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