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回京(一),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又不缺銀子的柳少主顯然在宗正司更如魚得水,季景西觀察了兩人一陣子後,便果斷將鄭曄扔去金吾衛歷練。隨後鄭曄又因其父在漠北的功績而入禁軍,這便是後話了。
對於勳貴宗親來說,宗正司是個當差的好去處,季景西點頭同意馮林補鄭曄的空子,宣平侯侯府上下都覺得是件幸事。可入了職才發現,比起景小王爺對柳東彥的提拔,他馮二公子彷彿是個被上峰忘記的邊緣人。
好不容易混世魔王走了,馮林以為自己的仕途終於迎來春天,卻沒想柳東彥留下了。
後者用了三年時間生生將宗正司守成鐵桶一塊,又經康王妃傷人一案而在皇上那裡有了姓名,反觀他馮林,至今還是個閒得發慌的紈絝子弟。
馮林鬥不過柳東彥,已心生退意,這段時日正求著他爹宣平侯為自己換個差事,還沒等疏通好,季景西回來了。
……雖然季景西不見得會介意,但馮二少爺對此還是有些心虛。
因而當他只見到孟斐然卻未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時,沒沉住氣問,“不是說小王爺也回來了,人呢?”
柳東彥詫異地看他一眼,沒想到先開口的居然是馮林。
“不知。”孟斐然答。
城門口人多眼雜,不是說話的地方,幾人稍加寒暄後便直奔皇宮。
到了勤政殿,孟斐然錯眼瞥見了不少人,除燕親王、太子、瑞王季琤、康王季琅、楚王季珏這幾位親王外,楊霖、陸鴻、蘇懷遠三位相爺也在列,顯然對此事極為重視。
呈上議和文書,孟斐然老實地低頭跪等問話。
“好!”好一會,頭頂傳來聲音。
皇帝明顯對這份議和文書極為滿意,龍顏大悅,“斐然,起來回話。你們也都看看,這份議和文書,極好。”
等勤政殿內一圈人傳閱完畢,眾人的情緒都有些高漲——
的確,超乎他們意料的好。
“緒冉幹得不錯!”老皇帝望向楊霖,“等他回來,朕定要好好賞他。”
楊霖胸中也是溢滿驕傲,聞言連忙謝恩,“臣代犬子叩謝陛下。”
老皇帝望向孟斐然,“朕聽聞,首輪和談是景西出面的?”
孟斐然躬身答,“回皇上,是小王爺。”
“同朕說說。”皇帝眼帶笑意。
這可真是正中孟斐然下懷了,小孟太醫當即便聲情並茂地講述起來。
這份議和文書的簽訂可謂幾經波折。
臨原之戰,雙方兩敗俱傷,北戎損失更重,幾無再戰之力,否則那位野心勃勃的北戎新主也不會提出議和。可雖是主動求和,對方卻無甚誠意,放話只願與季景西一人談,實則打的卻是最後關頭捅一刀的打算。
季景西是什麼身份?殺了他,北戎便是輸了也是賺。
好在季景西赴約前心中已有盤算,與靖陽公主裡應外合,不僅保住了命,還趁勢摸到了對方的底線,為接下來楊緒冉的數輪談判奠定了堅實基礎。
最後,北戎簽下了十年不再進犯的條約,並一次性向大魏進獻良駒千匹、黃金萬兩,之後五年每年進貢白銀十萬、馬匹五百,互負雙方商貿正常等。
這個結果,是季景西打基礎,楊緒冉在此基礎上蓋高樓的結果。
孟斐然發誓,他每一句話都沒有添油加醋,但客觀而直白的述說卻更能凸顯出其中的危險重重。等他說完,殿內眾人俱是神色凝重,尤其是燕王季英,內衫都被滲出的冷汗打溼。
他的嫡子,差一點就成了北戎新主的刀下亡魂!
聽到小孟說季景西傷勢已無大礙,季英長鬆了口氣,臉色蒼白地跪地俯拜,“臣弟,拜謝皇上!謝皇上教出瞭如此優異的公主!若不是靖陽,景西恐怕……臣弟就這一個嫡子,他若出事,臣弟還有何顏面去見他的母妃?”
老皇帝也甚是動容,親自將季英扶起,“靖陽是個好的,景西該得的朕也不會少了他。唉,轉眼間,那個頑劣子也長大了,你該高興才是,哭什麼。”
季英不好意思地擦了擦通紅的眼,再次俯身謝恩。
有皇上這句話,孟斐然肉眼可見地高興起來。他瞥了一眼不遠處的季珏,後者面色自然,但身側微緊的手指卻洩露了他的心情。
孟斐然更得意了。
這場戰事前後歷經三年多,可謂近些年來拖得最長的一次。到了後期,已不再是雙方兵力上的角逐,而是糧草、國力的較量。
上一場戰役結束後,北戎休養生息三年,國內出奇地風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