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圍觀吵架,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無法搜尋到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書海閣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雖然兩人口上調侃著宣平侯府的大公子馮明改投季珏門下,但實則楊繾知道, 既然馮明撞見了季景西, 這改換門庭定然是不可能了。姑且不論馮明此人重要與否, 季景西既然打定主意要跟宣平侯府掰扯,這馮明就不能放。
季景西想要京畿營, 而京畿營在馮琛手裡, 與軍權相比,馮明、前六皇子妃馮悅兩人加起來也不夠分量。道理連季琳都懂,季景西自然也不傻,事情乍一看,彷彿進了死衚衕。
易地而處, 楊繾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季景西卻不急,言曰山人自有妙計,誰知這廝賣足了關子, 轉頭就把難題撂給了自家老父親燕親王季英。
操作之騷,不得不服。
“……這就是你的妙計?”楊繾無語。
“當然,”季景西得意, “越想越妙, 我都佩服自個兒。”
宣平侯府是大魏朝為數不多的世代將門, 當年的老家主與鎮北王袁穆乃一時瑜亮, 後來, 這一糾葛完美承繼在了馮琛與季英頭上。昔季英初領兵, 馮琛為副將, 均年少成名, 後來季英屍山血海裡成就戰神威名,彼時馮琛也作為一軍統帥揚名立萬,只是比起前者稍差了些。
可惜直到季英交符掛印,馮琛始終沒能越過橫亙在前的這座大山。
再後來,越太后心疼兒子年輕而鰥,將馮琛的親妹妹續給季英,二人生雙胎姐弟,季靜怡、季琳。可惜兩家關係始終無法真正親厚,究其原因,還是出在季英死活不願抬馮氏為正妃上。
季景西作為晚輩,有這麼一層瓜葛在,在馮琛面前天然劣勢,哪怕他手裡有救馮悅之恩、扣馮明之脅,對上馮琛仍是不夠。既如此,就交給比他更有分量的人來。
季英險些被自家兒子扔來的燙手山芋氣笑。他當然知道這件事若想解決,最好的法子是什麼,可顯然父子倆從一開始就摒棄了這條路,畢竟於情於理,燕親王妃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季景西的生母。而既然捷徑不可走,那就少不得細細謀劃。
季景西沒良心,季英有心找他商量一二,卻發現人早跑沒影,問了才知,是去集賢閣議事。
真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議事是正當理由,季英也沒辦法把人叫回來,只能自己擼袖子幹。於是他做了一件事——他把馮琛的二兒子馮林調到金吾衛去了。
這簡直是一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棋,於馮琛看來,彷彿敵軍裡出了我方叛徒。若非他了解季英,知道這位素來用兵如神,哪怕沉寂多年腦子依然好使,怕都以為他是在向自己示好——馮琛想將兒子從宗正司“苦海”裡撈出來想很久了,苦於季景西壓著,始終動不得,如今能入金吾衛,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果不其然,這步乍看來爛的不能再爛的棋,很快便發揮出了它應有的力量。
馮林這個二世祖,多年來紈絝之名響徹天地,早先在宗正司,好歹還有季景西與柳東彥看著,翻不出浪來,如今去了金吾衛,可算是羈鳥出籠,放飛自我。
他想的很明白,他爹馮琛,軍中大佬,姑丈季英,親調他入金吾,季景西有求他父親,燕親王府只會捧著他。如此,還不任他作天日地?
然事與願違,當馮林還在宗正司渾噩度日時,印象裡的“二世祖聚集地”金吾衛早已經受過四方朝會、楚王遇刺、清曲池血案等一系列大事件的洗禮,又遇上季景西遇刺引發的軍中大清洗,單是統領,這兩年就連換三個,如今上臺的新統領馬山恨不得把金吾衛武裝到牙,不求出彩,只求無錯。
馮林還是那個馮林,金吾衛卻不是那個金吾衛了。
如此一來,不用季英特意出手,幾日不到,馮林便犯了大錯,被馬山毫不留情罰了三十軍棍,一應文書直接遞到兵部。馬山才不怕得罪人,他是瑞王季琤的表哥,金吾衛直屬季琤管轄,旁人的面子,在他這裡都不是面子。
馮林作為一個小角色,按理說即便犯錯也不至驚動太大,可誰讓他爹是馮琛,他哥馮明還是六皇子系的罪臣,調他入金吾衛的又偏偏是燕親王,這下連兵部尚書都為難,索性繼續往上呈遞集賢閣。
再然後,事情就到了新上任的集賢閣內侍郎楊緒塵手裡。
……馮林翻出了古早的記憶,想死的心都有了。
早知如此,當年他就不會在皇宮牡丹園裡痛打楊緒南,早知如此,他更不會在牡丹園裡對楊繾言語無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