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章 當斷,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季景西到底還是從柳東彥口中聽到了答案。
目送他離開秋水苑, 楊繾不解, “你篤定他會同意離京?”
“差不多吧。”季景西搖頭。
他牽過楊繾往花廳走, “少賢這人看著玩世不羈, 實則內裡執拗得很,他與我像極,設身處地一想,我便知他再在京中待下去,遲早會鬧出事端來。放在以往,鬧便鬧了,我還怕給他收場不成?可眼下不行。”
“我以為眼下你身邊正是需要人的時候。”楊繾道。
“的確如此。”季景西臉色不太好。少賢是他的左膀右臂, 離了他, 相當於少一員大將。
楊繾認真看他兩眼。
沒錯, 她認識的那個季景西。
“定好去哪兒了麼?”
“有兩處,還在猶豫。”季景西一到花廳便沒坐相地倒在自家王妃膝上,楊繾順勢幫他揉起太陽穴, 微涼的指腹恰到好處解了幾分暑意, 舒服得他忍不住喟嘆。
他像只乖覺的大貓,隨著對方力道恰到好處的揉按掩唇打了個哈欠,“這兩處都有些麻煩, 要疏通的地方很多,畢竟不是最好的外放時機, 我沒太大把握。”
楊繾少見他這般苦惱, 稀奇之餘也有些好笑, “我幫你參考一二?”
季景西嗯了一聲, 調整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半闔著眼道,“山東道,或者嶺南。”
嶺南?柳東彥的祖籍?柳家好像是世代經營嶺南宣城的。
楊繾沉思。
柳東彥是京官,京官外放,約定俗成的規矩是提半級,景西又承諾他一年之期,想來不是熬資歷的實職……所以大機率是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也是御史,行監察之職,外派監察御史,類似於軍中的監軍,本質上隸屬於中央朝廷。
封官定吏看似一句話,實則手續極多,各部各司皆有規矩,哪怕柳東彥在宗正司一人之下,想要做地方監察御史,也免得不要同御史臺協調,季景西能做的只是督辦而非直接插手,倘若御史臺有意拖延,柳東彥便走不了。
隨著徐翰入集賢閣,榮升五宰輔之一,原御史中丞陳厚暫代御史大夫一職。陳厚乃陳澤三房叔伯,陳寬與楚王側妃之父,陳家一家都是楚王黨,有季珏杵在那,季景西想安排柳東彥極難,此其一。
其二,監察御史行監察之責,最忌裙帶,若柳東彥任地方監察御史,第一個應該回避的地方便是嶺南。
“我更傾向於山東道。”楊繾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雖然那裡世族林立,但柳東彥也出身世族。
“地方是好的。”季景西昏昏欲睡間還不忘給情敵上眼藥,“老七一直不放棄經營山東,幾年下來也算有幾分成績,可惜無世族背景,始終無法徹底到手。否則你以為他為何同意娶陳家女為側妃?無非是看重江右陳氏罷了,抓著你不放也是一個道理。”
天家與世族之間的拉鋸戰從不停歇,既要防著世族坐大,又不捨得放棄拉攏。大魏推翻前朝靠的是幾大世族的倒戈相助,從根子上就註定了他們無法與世族徹底分裂。
季景西自認也做不到將世族徹底趕出朝堂,一是因為楊繾,二則確實世族易出人才,這一點上,勳貴、平民目前都難以匹敵,除非大興變革。
這是一筆爛賬,短時間內惟有求同存異,互相制衡,王朝才可能平穩延續。
可話說回來,季珏對山東道經營不夠,他就夠麼?他的大本營在北邊,想讓柳東彥去山東,於他而言同樣很難。
“有件事,我一直未同你提過。”楊繾的聲音在頭頂響起,“對於山東那邊,族裡有點想法。”
“嗯?”季景西從鼻腔裡哼嚀出聲。
楊繾緩緩道來,“從前山東道以王氏為尊,王家沒落後,濟南李氏、東昌宋氏、樂陵董氏等本就不弱的家族後來居上,時日長了,野心也漸長,已不甘囿於一地,有取王氏待之的意思。王家重建因此變得困難重重。”
王楊二家乃姻親,兼之她手握王氏宗印,王家的事,楊家不會不管。
放在以往,她不會在意這些,但隨著王家遺民從漠北遷回琅琊,楊繾免不得多關注幾分。
關注了才發現,山東道真是亂的可以。
昔年琅琊王氏何其風光,試問誰又不向往那般鼎盛榮耀?王氏倒臺十幾年,該被瓜分的早已瓜分殆盡,一旦胃口被養大、養叼,那些嚐到了甜頭的家族又怎會將到手的利益再吐回來?
惟有山頂風光才夠得上他們的野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