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太極殿爭吵,盛京,淺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個月的初一循例是大朝會, 彼時文武百官上至參政皇子,下至七品官員,齊聚太極殿,黑壓壓的人群自內而外,佔據了整個太極殿前廣場。
楊繾自正陽門入,過武極門後開始依禮而拜,行九九而跪三叩, 哪怕時間再緊,該有的禮卻一步都沒有省略。傳旨公公早已等不及先走一步,空曠的御道上, 唯有楊緒塵跟在她身側,閒庭信步般配合著她的速度。
正三品的暗紅朝服將少女的身姿映襯得越發莊嚴而直挺, 自打拜禮伊始,她便再無他語, 漆黑的眸子堅定向前,小臉肅穆, 動作不疾不徐,哪怕周遭無人得見, 每一次的跪拜也都標準得分毫不差。
楊繾一路行至太極殿正廣場。一聲高亢嘹亮的引見之聲響起, 緊接著, 一道道傳音由遠及近徹響上空,剎那間拉回那些已經等得不耐煩的百官的注意。廣場上隱隱有了騷動, 無數目光射向來時路, 遠遠地, 一紅一玄兩道身影緩緩映入眼簾。
被上百人這麼注視著,有善意的,也有嘲弄、惡意、嫌棄,不一而論,可楊家兄妹的腳步卻沒有加快半分。走在前面的楊繾冷凝而沉嚴,稍稍靠後的楊緒塵則依舊自若,兩人就這麼走走停停地拜過來,穿過太極門,穿過筆直的御道,穿過百官分海般讓出的那條通往吉凶難測的未來路。
不知何時,喧囂之聲漸漸消失,許多人不自知地收起了戲謔與不耐,像是被中間那抹暗紅身影十步一拜三叩首之禮感染,面上顯出鄭重,就連身板都下意識挺直許多。
有些場合,禮的威懾力是巨大的。
不知何時,塵世子自動停下腳步,施施然往隊伍前方一站,不再前行。而楊繾則目不斜視地踏上臺階,在太極殿門前停住腳步,跪,行最後一步謁見天子之禮。
“臣女,楊繾,叩見聖上。”少女朗聲開口,聲音穿過凝重的空氣,在眾人耳邊悅然響起,“聖上萬福。”
她跪在地上,低低垂著頭,雙眸靜靜看著自己膝前朝服上繡金線的祥雲花紋,先前走過百官之列時瘋狂跳動的心臟已悄然歸位,再無波瀾。
越是如此,越是冷靜。
出身世族大家,受過苦,逃過命,小小年紀已被封賞正三品品階,楊繾本身便有著極能鎮的住的氣場,這種氣場非是來自於家族、來自恩賜,而是來自她無愧於天地君親師的內心。
她太穩了。
太極殿上首的龍椅上,老皇帝眼中難掩驚豔欣賞,餘光瞥見下方沉靜如海、不動如山的自家首輔,心中陡然生出一種被比下去的不爽和豔羨。
楊伯風教的好啊!
世家子,真的在某些方面是旁人所比不得的,就像眼前他許久沒仔細瞧過的楊繾。這小丫頭當年給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她一步步踩著血將景西揹回了京城,那時她才多大?單是那份可怕的心性就足以配得上一個縣君封號,更不用說,他這些年還從未聽過這姑娘藉著身份而驕縱枉禮。
信國公府與旁人家不同,楊霖身居高位,繼承人卻久病不壽,原配夫人王氏又常年進山禮佛,作為堂堂頂級豪門的貴女,楊繾低調得簡直與她的出身毫不匹配。老皇帝認真想了想,竟再沒想到什麼有關明城縣君的更多軼事。
陌生。
對於楊繾,老皇帝實在陌生得緊。
不過這也無妨。今日楊繾這一禮,足以讓天子記住她了。比靖陽沉穩,比陸卿羽靈動,比蘇襄大氣,不愧是大魏朝貴女裡的頭一份。
“平身。”老皇帝威嚴開口。
楊繾謝恩起身,筆直如松地站在原地,眼觀鼻鼻觀心,一個眼神都沒亂飛。
老皇帝朝身邊的太監總管李多寶使了個眼色,後者躬身領命,行至殿外,與楊繾擦肩而過,至階前,宣佈今日大朝會到此結束。
眾官員跪拜謝恩,之後無聲且有序地離去。楊緒塵留在原地,仰頭淡笑地對上李公公,後者笑著做了個請姿,將塵世子請進了殿內。
大朝會結束,留下機要臣子便是打算繼續開小朝會了,楊繾隱約有種錯覺,皇帝陛下之所以等她來了之後才宣佈朝會結束,是想給她一個下馬威。畢竟她這一路而來,心頭的確壓著莫大的壓力。
“縣君,隨我入內吧。”李公公對楊繾道。
她恭敬謝過,抬腳邁過了太極殿高高的門檻,至此,總算有機會將殿內的情形收進眼底。
位於正中高位的是皇帝陛下;皇上身側,右手邊站著禁軍統領司嘯,左手邊以往都是李公公,今日卻多了一白衣身影,楊繾不用細看便知是昨日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