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誰的孩子
梓木芳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4章 誰的孩子,穿成寡婦後,我成了七個孩子的娘,梓木芳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丁修不是個胸有大志的人,他覺得有吃有喝能安安穩穩的繼承家業也不錯。 可是自從中了童生後他就不那麼想了,以前別人巴結他多是因為他們家在丞陽縣算是有錢人。 但是自從他考中童生後別人再巴結他時眼睛裡多了幾分尊重。 雖然都是巴結但是卻實實在在的是有區別的。 可是丁修自己也知道自己天資有限,頂天了能考個秀才就不錯了。 但是現在他的好兄弟又給了他另外一個選擇,讓他入國子監讀書。 國子監裡有許多大燕朝有名的大儒,若是能得他們指點一二,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丁修相信自己考個舉人應該不成問題。 到時候殿試哪怕只得個三甲中個同進士,也能到地方上當個小官,徹底改了丁家的門楣。 當然對於丁修的這些想法嚴青青是不太清楚的。 嚴青青見他們在院子裡站了半天才想起來請他們進屋。 因為懶得往前院會客廳去,嚴青青讓人在自己的院子裡專門佈置了一間房用來招待客人。 丁員外看著這客廳的裝潢暗自咋舌。 這會客廳看著不大,但是一桌一椅佈置的特別有章法,而且用的都是那種有錢都不一定能買的到的好東西。 單看這桌椅全是金絲楠木打造的,桌椅上擺放的瓷器都是前朝的古董。 還有喝茶的杯子是一整套的琉璃九龍杯,一看就是御賜的東西。 嚴青青青請丁員外父子坐下後才問起了他們這一路的情況。 丁員外告訴嚴青青,其實他們接到李向康的傳信後就想著啟程來京城的,但是眼看快過年了,商隊和鏢局都不營業了。 他們怕路上連個行人都沒有不太安全。 過了大年初二,正好有個鏢局接了一趟來京城的活,他們父子二人就趕緊跟著一塊來了。 丁員外除了丁俊那個被逐出家門的兒子就剩丁修這一個兒子了,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 丁夫人也不放心他一個人來京城,所有讓丁員外親自來送他一趟。 嚴青青聽了丁員外這些話笑道:“既然這孩子是我主動邀請過來的,丁員外你儘管放心就行。 只要在京城裡他不惹事,我就敢保證不會有人欺負他。” 丁員外趕緊拱拱手說道:“明昭夫人說的哪裡話,這天大的好事您能想著修兒想著我們丁家對我們丁家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恩情了。” 丁家在京城沒有產業,丁修一人在京城讀書肯定是要住在明昭府的。 李向康在給丁修寫信的時候已經跟他說明了。 丁員外還提起了韓家,說他們進京的時候韓家也準備啟程了,只是他們帶的東西太多了,恐怕到京城還需要一段時間。 嚴青青聽了這話倒是放心了,看來不日李月娘和韓渝的婚事也能定下來了。 幾人又寒暄了一陣丁員外突然拍了拍自己腦袋說道:“瞧我這記性,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 說完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了嚴青青。 嚴青青接過信一看上面寫著明昭夫人親啟五個大字。 看著這字剛勁有力,頗有風骨,嚴青青有些疑惑的問道:“這是哪裡來的信?” 丁員外回道:“這是高縣令寫的,他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我親自把信交給你。” 高縣令既然這麼鄭重,那這信裡都內容肯定也至關重要。 於是對著阿大說道:“丁員外和丁公子一路辛苦了,你帶他們到客院裡休息。 另外再派人到國子監去一趟,若是四少爺放學了就讓他趕緊回家,告訴他他的好兄弟來了。” 阿大聞言趕緊應下,然後對著丁員外父子做了個請的手勢。 丁員外父子走後嚴青青才拆開了高縣令的信。 越看嚴青青的眉頭蹙的越緊。 信上說的是關於兩女爭子案的事情。 經過高縣令多方查證終於證實那孩子確實不是那富商和那兩個女人的。 後來那兩個女人也承認了,但是她們也不知道那孩子是誰的,只說她們跟富商是來自京城,有一天那富商突然抱回來一個孩子,告訴她們趕緊收拾東西要離開京城。 她們兩個跟隨富商多年。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生下孩子的。 兩人見那孩子長得可愛都想爭著撫養,將來老了能有個依靠。 可是富商告訴她倆不要打那孩子的主意,那孩子不是她們能招惹的起的。 平時富商對那孩子也是異常的好,可以說是百依百順了。 她倆同時起了心思,想著若是誰能撫養了這個孩子這偌大的家業就是她們的了。所以同時在富商的飯菜裡下了毒藥,毒死了富商。 可是兩人都想撫養這個孩子,後來才鬧到了縣衙。 這件案子到此也算破了,只是始終沒有找到那孩子的親生父母。 後來高縣令家新買的一個下人,是從京城被輾轉賣到丞陽縣的,恰好是以前富商家裡的下人。 據這下人交代那富商曾經接觸過一個貴人,後來突然有一天就變賣了所有的家產和下人只帶兩個小妾倉促離開了。 那個貴人就是大皇子蕭墨炎。 所以高大人懷疑這孩子會不會是大皇子的孩子。 但是丞陽縣山高路遠,高縣令也沒有辦法查探,嚴青青人在京城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