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2章 大蜀王又來了(三十七),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帶來好訊息的是兩個使臣。早在西征之初,阿保機就派出信使前往日本國和新羅國打探虛實,好為東征渤海國做準備。這次,日本國和新羅國聽說阿保機西征凱旋,大驚之餘,紛紛派來使臣覲見阿保機,表示願意與契丹友誼地久天長,不僅如此,新羅國還明確表示願意出兵協助契丹攻打渤海國。
這讓阿保機十分高興,但另一方面,他又擔心李存勖會插手。就在這時,阿保機得到訊息,李存勖因為吳國和西蜀遲遲不肯歸附而惱羞成怒,派出大軍進攻西蜀。也就是說,現在李存勖根本沒有功夫也沒有能力搭理契丹,更別說救援渤海國了。
阿保機欣喜若狂,簡直是天助我也!他馬上召集各部首領和文武大臣,召開軍事會議,討論東征渤海國的具體事宜。
但是,軍事會議卻沒有阿保機想象得那麼順利,大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一言我一語,意見就是統一不起來。
有的十分支援阿保機的決定,說李存勖正忙著對付西蜀,沒法顧及北方,所以現在是攻打渤海國的最佳時間。要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應該抓住時機,馬上東征渤海國。
有的卻無條件反對,他們挖出過去幾百年的歷史,拿契丹跟渤海國進行比較,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契丹都遠遠遜色於渤海國,以契丹現在的實力,拿什麼跟渤海國相抗衡?還是再等上十年二十年吧。
有的基本保持中立,他們不反對攻打渤海國,卻也不支援馬上攻打。這些人認為契丹剛剛結束西征,人疲馬憊,應該先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等到兵強馬壯,再攻打渤海國。
這些人都堅持自己說的最正確,誰都不肯讓步,爭論不休。阿保機鬱悶了。他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可不是聽他們辯論的。他一開始設想的是等他說完攻打渤海國的提議以後,大家會為他的偉大提議而歡呼雀躍,然後全票透過,同時再提前慶賀他一番,卻沒想到誰都沒有理解他的用苦良心。這可怎麼辦是好?
打仗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天時和地利都準備好了,沒想到人不但沒和,卻亂作一團。無奈之下,阿保機只好帶著滿腔鬱悶宣佈散會,讓大家回去冷靜冷靜,再好好討論這個問題。
這天,阿保機帶人到黎谷(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石房子村北的遼祖陵)打獵,想趁機散散心,看看能否靈光一閃,想出能夠說服大家的好主意。沒想到運氣非常好,打了很多獵物,就和侍衛們一起興高采烈地抬著獵物返回行帳。
突然,阿保機發現行帳上趴著一條一丈多長的怪物,若隱若現。侍衛們很快也發現了,他們從沒見過這樣的怪物,嚇得魂飛魄散。阿保機小聲囑咐侍衛不要大驚小怪,轉身迅速地拿出箭,彎弓搭箭,只聽“嗖、嗖”兩聲,那隻怪物就扭曲了幾下,掉在帳前了。
阿保機指著地上的怪物說:“這是一條龍。”一時間,阿保機黎谷射龍的事情傳播開來,大家都說這是一個好兆頭。
阿保機趁機再次召開軍事大會,並說他想要東征渤海國,主意還沒確定下來,不成想龍卻出現在他面前,而他輕而易舉就把龍殺了,這說明什麼?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他耶律阿保機這次東征渤海國,必然是大勝利。
契丹族向來信奉薩滿教,相信神靈的存在,如今聽阿保機說得句句在理,大家都覺得黎谷射龍是個吉兆,於是紛紛表示贊同東征渤海國。
阿保機龍顏大悅,意氣風發,馬上調集全國的精銳部隊,又徵調了回紇、党項、沙陀、烏古、敵烈、阻卜、室韋、奚等部族的精兵強將,保險起見,又組織了一支漢軍,並派出使團給李存勖送禮品,讓他誤以為自己正安享太平日子,可謂是做足了準備。
然後,阿保機就帶著皇后述律平、太子耶律倍和二兒子耶律德光,率領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地日夜兼程趕往渤海國,並在渤海國還沒來得及偵察到契丹動向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地包圍了渤海國扶余府。
這一天正好是除夕夜,扶余府的守城官員和將士正在家裡歡歡喜喜地過除夕,誰也沒有想到契丹大軍會在這時候攻打城池。得到訊息以後,紛紛跑上城樓,想看看是不是有人在開玩笑。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城門外黑壓壓的一片全是契丹兵馬,寒風呼嘯,旌旗獵獵,把守城官員和將士嚇得屁滾尿流。
其實,扶余府是渤海國最接近契丹的地方,這裡的守城軍隊也是一等一的精銳之師。但是,渤海國太平日子過久了,從百姓到國王,從小卒到將軍,早都忘了世上還有打仗這回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