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3章 汴河行船,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楷、趙子淔帶領的船隊走的是迄今還能正常運作的隋煬帝楊廣開鑿出來的大運河的通濟渠段,隋煬帝修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條: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通濟渠是從板渚引黃河水,注入淮水。隋煬帝當時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濟渠分為三段:西段自東都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東循陽渠故道由洛水注入黃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黃河的自然河流;東段起自板渚,引黃河水走汴渠故道,注入淮水。通濟渠東段所經過的路線是引黃河水循汴水故道,入於泗水,注入淮河。

通濟渠也稱之為汴渠、汴水,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叫的汴河,是連線黃河和淮河之間的中原渠道,流淌在開封與盱眙之間,由於該渠首連線黃河,河水所含泥沙量較大,最容易淤塞。每年初春,有作為的『政府』便會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塞長茭,決沮淤”,疏通堰口,修理渠道。否則,堰口阻塞,黃河水不能引進入渠道,漕運就會中斷。

南宋時,通濟渠河道湮塞,至今已經無運河遺蹟可尋。原因有二:1、南宋時,北方淪陷,南宋統治者為了防金兵南下,破壞了運河上的各種設施,務使金船不能南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在陽武決口,洪水南下,奪泗入淮,奪淮入海,金統治者聽任黃河氾濫,以貽禍南宋。於是淮水流域一帶,遂常鬧水災。淮河改由運河南流入長江。通濟渠逐漸淤塞為陸。 2 、元朝定都北京,開始開鑿京杭大運河,又開闢了海運,導致通濟渠逐漸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救災如救火,從開封出發後,趙楷、趙子淔一行人基本沒有作過多的停留,吃喝拉撒基本都在船上,對於這些大老爺們倒還沒覺得怎麼,只不過這可苦了柔福帝姬這位金枝玉葉,何況她身著男裝,更是多有不便,為了減少出汗,她基本都窩在船艙內,每天反反覆覆的玩味著那本未完《西遊記》上的詩詞,時不時作一點小『插』畫,這日子倒也並不難過。

船行三日,早已過陳留,穿永城,宿州更是歷歷在望。趙楷之所以還沒識破妹妹的身份,只因為和趙子淔在船上的棋枰上的方寸之間殺得天昏地暗,如痴如醉,渾然忘我,不知歲月。

這日早已過午時多許,早晨下了一陣濛濛細雨,此時雨歇雲霽,溫風如酒,空氣聞起來甜絲絲的,兩岸香果掩映,盛景美不勝收。船艙內的趙楷和趙子淔酣暢手談完三局,僥倖獲得一場勝利後,兩人中途停下來各飲了一碗釅茶,突聞一陣奇香,兩人這才感覺肚中飢腸轆轆,隨從適宜的將剛剛烹煮出來的一條肥魚端到兩人面前,剎那間兩人風捲殘雲,舉箸吞嚥,酒足飯飽後,二人對著舷窗外的美景時不時講一番當地的風土人情,方輿紀要,樂得逍遙快活。

和當初在酸棗巷陳東屋子的第一局對弈相比,兩人這幾日相處後去掉了胸中芥蒂,對局顯得越發輕鬆愜意,對於‘快棋王’趙子淔的路數,趙楷也大抵琢磨出了一些規律,棋枰上的拆解越發得心應手。更何況陳東引薦的幾個壓船的武師都很得力,分派到各條船上之後,生活照料等一應事情都打理得有模有樣,井井有條,趙楷、趙子淔這才有閒暇每日在船上手談對弈,捉對廝殺。

一路上,趙楷早已事先派了得力干將去沿途州府打通了關節,對於前來諂媚討好的官員,趙楷統統避而不見,甚至打照面的機會都不給對方,船首那面金龍旗上,更是寫了‘閒雜人等,一應迴避’八個讓沿途官員哭笑不得的大字,原本興致勃勃前來接風的州府一應官員腹誹不已,被公相蔡京推崇備至的三皇子,怎麼就和他們舀不到一個鍋裡去呢?

“正之哥哥,昨天你說這孕育華夏子弟千古風流的兩條母親河,長江、黃河的源頭在什麼巴顏喀喇山區,一個向北,一個向南,殊途同歸,那我今天就聽你仔細唸叨唸叨。”

趙子淔微微一笑,隨手從用黑白棋子在棋盤上擺出了一黑一白兩條象徵黃河、長江的兩條彎彎曲曲的線條,黃河水比較渾濁,用黑子,長江水相對清澈,用白子,到也相得益彰。

“黃河九曲,夭矯如龍,先是昂首北上,接著俯衝南下,然後迤邐向東,傾注入海,帶走了萬仞黃土,鋪散在千里平原。黃河帶給中原肥沃的土壤,也挾來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難。如一把雙刃劍,國人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

趙子淔頓了頓,接著說道:“長江源自巴顏喀喇山下的涓涓細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襲奪金沙江,再流入西蜀接納沱江、岷江、嘉陵江,彙集了藏邊甘青的靈水,始成洪流。從此,大江東流,在衝破大巴山的攔阻時,奔騰叫嘯,兩岸峰高及天,神女霧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