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3章 草市計劃,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日後,春風得意的蘇康生一大早就到了衙署,只是推門進去一看,晃眼間還以為自己走錯了門,整個衙署裡面人來人往,忙忙碌碌的,完全沒有了以前四下裡懶懶散散的模樣,自己原本所在的簽押房,六曹、典獄等相關人員進進出出的運著文書,準備出去巡城的校尉武職人員正逐遍逐遍整理著身上的鐐銬與隨身攜帶的武器。

(簽押房:這個稱呼清朝用的比較多,但從種種跡象看,宋朝應該有這個東西的。

從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起,開封和祥符兩縣分知縣屬掾為士、戶、儀、兵、刑、工六曹,俟大觀(1107~1110)初,遂令天下州縣都照此式,從此一直沿襲下來,統稱“六房”。其實“六房”並不是六間房的同義語,如明代時宛平縣衙門裡,“循兩階(大堂、二堂)而前為六房”,但具體名目有吏房、戶房、糧科、禮房、匠科、馬科、工南科、工北科、兵南科、兵北科、刑南科、刑北科、鋪長司、承發司、架閣庫等多項。《如夢錄》描述明代時祥符縣署建制:“左有旌善亭,右有申明亭,又有各色衙役官房。大門內有土地廟、寅賓館、收糧銀十六櫃、上號房……”除此之外,牢獄、監押所、常平倉、馬號、吏廨乃至官吏們供奉衙神的祠廟等,也都屬於衙門的各個部分,按不同方位組合在一塊。總之,若無一片千把米周長的土地,是放不下這隻“麻雀”的五臟六腑的。

押字,又稱花押或簽押、押花字、畫押、批押,是宋遼西夏金時期人們按照各自的愛好,在有關文書或物品上,使用的一種特定的符號,以代表本人,便於驗證。押字與簽名、簽字不同,簽名是用楷書或草書寫上本人的姓名,容易認出;押字則用筆寫或畫出某一符號,一般不是該人的姓名的工整的漢字,不易辨別。官員們在公文結尾,除正楷書名外,還要花押;如僅有名而無押字,公文便不能生效。反之,只押字而不書名,也完全有效。這個還不能稱之為印章,因為這個東西是手畫上去的,《宋遼西夏金社會生活史》有詳細的記載。

宋朝15個皇帝,從宋太祖到度宗,每人都有“御押”。除真宗、神宗、光宗的“御押”純系畫圈外,其他12個皇帝均押一個特殊的符號。

百姓們書寫訴訟狀紙,起訴人必須在狀紙末尾押字,官府才予承認。百姓們在買賣田地或房屋等財產時,習慣於在契約上書名之後,再畫上押字。官府發行紙幣,在鈔版上刻有有關主管官員和吏人的押字,印在紙幣上作為記認。手工業工人制造銅器、漆器、瓷器等,也往往在器物上押字,表示對產品質量負有全責。南宋時,有的州府規定各官倉受納糧食,必須使用法定的標準斛鬥,所以在量器上也要押字。後來為了表示慎重和使用方便,畢竟每次畫的押字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很多人這才把自己的押字刻成印章,只不過這是受官府管制的,一旦發現偽造,將重懲,比如刺配充軍,可比現在嚴厲多了。)

蘇康生原本對衙署熟門熟路的,和來往的吏胥打了一番招呼後,撩開簽押房門前的竹簾徑直走了進去,簽押房被一道雕破圖風分成了裡外兩處地方,外面屬於他和通判知事,裡面的雅間則屬於知府大人和通判大人,遇到加急的文書,他們才有機會被請到別有洞天的內間,邁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特別寬廣的用石木堆砌起來的床,席面上這個季節應該鋪著一層鬆軟的皮褥子,中間擺放著一張木墩,既可以用來下棋,也可以在上面飲茶,床也被內外分成了兩處,靠近裡面的擱架上放著挨挨延延的公文、典籍、藍皮線裝書,至於他們需要的筆墨紙硯,則擺放在靠近床頭專門鑿出來的兩處方形缺口處,探出手即可獲得,取放十分便利。以前知府和通判兩人常常神龍見首不見尾,為了接待外地來的欽差,他們才來衙署這處雅間偶爾坐一下,馬文祥有一次醉酒後到裡間的床上小憩了一下,恰恰被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的通判撞了個正著,等蘇康生從茅房裡回來的時候,才發現通判已經邁入了裡間,結果是,馬文祥因此被罰了半個月薪俸,他把這事怪到了沒有及時給他通風報信的蘇康生頭上,自那以後,兩人交往得皮裡陽秋的,再也不如先前般熱絡,裡間更是成為了蘇康生和馬文祥的禁地。

外間靠近屏風的位置是兩張特別大的方桌,上面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一應俱全,這自然是他和馬文祥辦公的地方,只不過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原本隔在他和馬文祥之間的那道屏風被抽走了。在兩張方桌的前方是一條用漆紅木闌珊隔出來的只容一人透過的狹長甬道,此刻馬文祥在上面忙得焦頭爛額的,來來往往的兵曹、刑曹、工曹、禮曹、戶曹、吏曹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