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8章 和衷共濟,共渡難關,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位願意給吳永麟等缺嚮導的彝人叫馬呷三,是本地的一個莊稼漢,一眼看上去並不木訥,反而顯得精明強幹。
這人原本是大月氐找來的,只是卻不通漢語,吳永麟不得不讓許希這個似乎已經精通彝漢兩種語言的傢伙當起了臨時的翻譯。許希正是梁紅英、吳若蘭、吳刀三人曾經所在的山頂彝人部族口中的那位神醫,那本《千金方》正是他被大月氐的人抓去之時來不及帶走遺留在哪裡的。彝人與世隔絕,卻從先祖那裡遺留下來了一些不傳秘方,對於許希醫術的精進是大有裨益的,雲遊到簇的他便長期的住了下來,由於醫術精湛,傷寒『婦』科幾乎手到擒來,幾番交往之下,越來越受他所在彝人部族『婦』饒歡迎,閒暇之餘,許希開始學習彝文,原本他就用功,再加上對文字本身就有一種生的敏感,久而久之,很快便從那些部族先人遺留下來的寫滿象形彝人文字的『毛』皮裡獲益匪淺。許希的名氣很快在彝人裡面不脛而走,加之他濟世為懷,來者不拒,這才招來了大月氐這個喪門神,杜清源自從再也沒收到他的來信之後,這才帶著兩隻大鷹開始出來尋找他的蹤跡。
大月氐自從得到了許希這個寶貝,卻將他鎖在了一間屋內,完全成了大月氐的私人健康助理,平時一日三餐,也是基本都送到了屋內,加之大月氐幾乎把所有的彝文藏書都搬到了他屋內,許希猛然發現了這批寶藏,自然是更足不出戶了,以致於杜清源在月氐堡搜尋了很久,卻沒有發現他的任何蛛絲馬跡,卻偏偏在孤山上的那處廟上遇到了吳刀。
閒話少敘,凡到一處,若非深悉地勢,必須先覓嚮導,好了解情況,決定方略,更何況秋葉原這次也只能智取,力敵實屬不智,吳永麟便即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是不是本地人?”
許希嘰裡咕嚕的轉述了一圈,一旁的吳永麟、韓世忠等人是一個字都沒聽明白,反正只要對方能聽懂就行,看來將來還得找一個懂女真話的翻譯,不如到時候讓人找一摞女真的醫典過來,順便讓旁邊這個語言才也一道學了。許希似乎感受到了背後有兩道寒光閃過,回首看見吳永麟、韓世忠那不懷好意的眼神,讓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怎麼身邊的人一個個盡打自己身上的主意。
“人叫馬呷三,世居本地。”
“那麼,這裡周遭的形勢,一定很熟悉了?”
“是。”馬呷三從容答道:“方圓五十里以內,什麼山、什麼水,人都熟悉。”
“好極了。”
“這座山叫什麼山?”
“叫九重山。”
吳永麟用根枯樹枝,在河邊的沙地上畫出九重山的形勢。當然簡略又簡略,無法看出甚麼來。
“入山的路有幾條?”
“好多。”馬呷三答道:“總有七八條。”
“從北面上山呢?”
“正北只有一條。”
“只有一條。”吳永麟驚喜地,“這樣,如果北面有敵人來,只有一條路可走?”
“是的。”馬呷三很清楚地答道:“只有一條,只不過從簇繞到那一條路上去,恐怕要三月之久,而且那一片多雨,經常有落石墜下,如果去路被阻,往往有去無回。”
吳永麟心裡在想:這就有制勝之道了。若能側面進攻,繞越敵後,截斷那條歸路,然後從十襖拐的山頂往下進攻,甚至來一場大水衝了龍王廟,失去屏障和退路的秋葉原裡的僧兵就成了甕中之鱉了。這幾乎和韓世忠想到了一塊。
仔細詢問探索之下,果然問出一條路。由九重山西面入山,有一處山洞,名為九曲洞,是通往秋葉原的捷徑。只是九曲洞中,彎彎曲曲不見日,而且蛇虺盤踞,極其危險,所以名為捷徑,實在等於死路,絕少人校
有路就行,艱難非吳永麟等人所畏。當即著手挑派選鋒,一共是五十個人,由吳永麟親自率領,攜帶乾糧、繩索、短刀、火炬,由嚮導率領,入山去勘察九曲洞。許希這個傢伙必須得帶上,除簾翻譯,萬一被蟲蛇咬傷,他也能夠即使救治,一舉兩得。至於梁紅英和大月氐兩人也中選,完全出乎一行饒意外,一個是紅顏知己,女人發起恨來,男人只能刮目相看,更何況對方還真的有幾把刷子,一個放在月氐堡裡實在不能讓人放心,只能隨隊帶上。
“去的時候要快,越早到越好;回程不妨從緩,細細查勘。這件事也很要緊,查得越詳細越好。”韓世忠對全副武裝的吳永麟一行人反覆的叮囑著。
“我理會得老韓你的深意。”吳永麟深思熟慮的提出進一步的看法,“此去為求早早趕到,不能多攜乾糧什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