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4章 大蜀王又來了(三十九),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南下攻打晉國,他依然採用的軍隊管理還是老祖宗那一套,士兵隨身攜帶很少的糧草,剩下的都沿路燒殺搶掠而來,哪怕進入開封以後,也毫不客氣,心情一好就大肆洗劫一通。
中原百姓一開始能避則避,能躲就躲,結果,開封城周圍數百里的人一下子都跑光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因為跑不了只能默默地忍受著契丹軍的凌虐。那些投降契丹的漢人官員,一看正牌王師都這麼禍害人間,自然有樣學樣,也毫不客氣地發揮自身的昏庸品質,趁機魚肉鄉里。中原百姓本來對於契丹奪取家園就憤憤不平,這下看到契丹人和漢人官員都沒打算好好安慰安慰他們,心裡十分窩火。一開始,他們因為害怕契丹軍努力隱忍著,但眼看著契丹軍和漢人官員絲毫不加收斂,他們一忍再忍,終於忍耐不下去了,展開了強烈的反抗。結果,各地百姓紛紛響應,反抗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讓耶律德光一時手足無措,這才想起老媽述律平的話,契丹人來統治中原,的確會很不妥。於是,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過失,發現如果一開始能夠扶綏百姓、和協軍情,跟中原百姓推心置腹,像對待契丹百姓一樣對待他們,那麼中原人心歸契丹,絕對是遲早的事。但如今,說什麼都已經來不及了,自己已經錯失了收買民心的最好時機。無奈之下,耶律德光只好以回家看望老媽為藉口,帶領大軍匆匆離開開封,返回契丹。
就在北返的路上,耶律德光突然患上了急病,高燒不退,隨行的太醫想盡辦法救治,甚至把他身邊堆滿冰塊、讓他吞冰入腹,可就是退不了燒。這樣折騰了沒幾天,耶律德光就駕鶴仙遊了。
這給跟從耶律德光出征的將領和大臣們帶來了一個難題,該選誰來做接班人呢?如果按照父子相承的原則來,那麼毫無疑問,耶律德光的長子耶律璟及其兄弟是最佳人選。
但是,他們都很清楚,太后述律平早就有心讓自己的小兒子耶律李胡繼承皇位,早在幾年前,她就開始慫恿耶律德光立耶律李胡為皇太弟了,因為這樣一來,述律平仍然是皇太后,而且耶律李胡資質平庸,無才無德,她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也罷,挾天子以令諸侯也罷,都沒關係,反正軍政大權始終會落入她的手裡。
而且,耶律李胡不僅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更是一個“嗜血魔王”,性情殘暴,稍微不順他意,他就會把人黥面刺字,甚至把人活活剝皮抽筋,或者拋進水火裡面活活淹死、燒死。在整個契丹,他的名字比妖魔鬼怪還好用,一提到他的名字,上至高官貴族,下至平民奴隸,都會嚇得面色慘白,冷汗直流。
要是讓述律平得逞,耶律李胡做接班人,那麼就意味著他們不得不生活在兩個嗜血魔王的淫威下,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經歷過述律平殘殺耶律阿保機舊臣的人都能夠想象出來,必然是水深火熱、生不如死。更重要的是,述律平本來就反對南下用兵,現在耶律德光又在南下用兵的途中死亡,述律平肯定會把賬都算在他們這些跟隨耶律德光出征的人頭上。
想到這些,這些大臣們糾結了,尤其是當年被述律平殘殺的大臣的後代們更是心驚膽戰,難道先輩的悲劇真的要在自己身上重演?想來想去,這些大臣們一致決定,這一次要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不但不能讓述律平得逞,還要將她一軍!於是,他們決定在述律平得知耶律德光死亡的訊息之前,擁立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為皇帝。
耶律阮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衝昏頭腦,他很清楚目前的形勢,自己不僅要面對支援耶律璟的人,還要應對可怕的奶奶述律平,但是他也並不是不想當皇帝,畢竟這個皇位原本就應該是他老爸的,繼而自然是他的,如今他也不過是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於是,他馬上找來了耶律安搏,商量到底該怎麼辦。耶律安搏是耶律迭裡的兒子,當年耶律迭裡因為支援耶律倍而被述律平處死,所以耶律安搏當然是無條件地支援耶律阮繼承皇位。他見耶律阮還在猶豫,就曉之以大義,動之以真情,讓他當機立斷,不要耽誤時機。就這樣,在耶律德光死後的第二天,耶律阮就在叔叔的靈柩前正式繼承了契丹帝國的皇位,史稱遼世宗。
(耶律阮跟隨叔叔耶律德光攻克開封以後,在後晉宮裡見到了宮女甄氏,這時候她已經四十多歲了,比耶律阮大了十歲,可是風韻猶存,端莊秀雅。耶律阮對她一見鍾情,在登基以後,冊立她為皇后。甄氏也因此而成為契丹唯一一個不姓蕭的皇后,更是唯一一個漢人皇后。不過,因為甄氏是漢人,契丹貴族紛紛表示不滿,最後耶律阮迫於壓力,只好又把自己原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