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0章 大蜀王又來了(四十五),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熙三年三月,曹彬由河南北上,派出先鋒李繼隆,取固安,攻新城,直逼涿州。契丹的守將名叫賀斯,已為李繼隆陣斬;而契丹兵潰而復集,將由東面來接應的米信所部三百人,團團圍住。米信手執大刀,步戰突圍,幸好曹彬親自帶兵趕到,內外合力,在新城東北,大破敵軍,隨即領了涿州。
田重進這一路的人馬,急行軍到了飛狐口以南,遭遇了敵人。契丹的這名主將,名叫大鵬翼,官拜“西南面招討使”,領兵相拒。田重進自己在東面列陣,命他的部將荊嗣繞道到西面,趁黃昏時分,直撲敵陣。契丹兵的陣地在一處高地上面,向下猛衝,得了地利,宋軍吃了一個大虧。相持數日,各不相下,荊嗣想了一條計策,派出兩百人沿大路佈設旗幟,同時率領部下所有人馬,疾趨敵陣,叫罵挑戰。
大鵬翼紮兵在山上,遙遙望見大路上旗幟連綿,以為宋軍後路的重兵,已經到達;估量不敵,準備退去。田重進就趁他這氣餒的片刻,揮兵猛攻;契丹大潰而逃,大鵬翼為宋軍生擒,於是飛狐口和靈邱的契丹守卒,望風而降。荊嗣打了個極漂亮的勝仗。
於是田重進乘勝轉戰到飛狐口以北,頗有斬獲;而第四路的潘美亦打得很好,由勾注山的西陘進入,越過雁門關,破敵寰州,進圍朔州。這兩地的契丹守將,都舉城投降。接著連克應州、雲州,截斷了契丹的進援之路。不幸的是,曹彬打了一個損失慘重的大敗仗。
當曹彬與諸將出徵以前,面謁皇帝辭行;皇帝對進取方略,曾作過一番明確的指示。
“潘美與楊業行軍要快,直趨雲朔,但行動要隱密。曹彬將兵十萬,不妨大張旗鼓,聲言必取幽州。緩緩行去,以持重為上,不準貪功輕進。這一來,契丹必以大兵救幽燕,對山後各州,就顧不到了。”
此是聲東擊西之計,曹彬的任務就在誘敵深入,掩護潘美與楊業以精兵襲取太行山後的寰、朔、應、雲各州。但是曹彬的部下,卻不明白皇帝的深意,尤其是先鋒李繼隆,輕騎疾進,所向克敵;捷報到京,皇帝總不免疑慮,覺得曹彬這一路進兵太快,違反了他的持重的訓誡,不能達成誘敵的目的。
及至兵到涿州,與耶律休哥快將形成短兵相接之勢;如果鼓勇直前,一舉而下,自然也是好事,然而曹彬的部隊卻無力前進了。
這主要的是因為遇見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耶律休哥的人馬不多,只能堅守待援。他白天不敢出戰,只是虛張聲勢,到了晚上,派出輕騎,四處騷擾,遇見人單勢孤,在巡邏的宋軍,估量吃得掉的,毫不客氣地下手,神出鬼沒,對宋軍計程車氣,頗有影響。而最狠的一著是伏兵林莽之間,絕宋軍的糧道。這樣十天下來,曹彬軍糧不繼,無法再留在涿州,沿白溝河退到涿州以南的雄縣,等待糧食。
但是,曹彬的部下,眼見潘美與田重進接二連三地打勝仗,自覺握重兵而不能有所作為,是奇恥大辱,因而謀議紛起,這個也要進攻,那個也要進攻。曹彬與米信商議,怕壓抑太甚,會激起兵變,決定再度進兵涿州。
這一次進兵,大家帶的都是乾糧,到了有井、有河的地方,席地而坐,就水進食。而耶律休哥,派出不少小部隊,十廿個一群,專趁宋軍進食的時候來騷擾。
這對宋軍構成了極大的困擾,自救不暇,疲於奔命;加以天熱缺水,士兵苦不堪言,從雄縣走了四天,才到涿州,已經搞得人飢馬乏,困頓不堪,甚麼雄心壯志都丟到九霄雲外了。
相反地,契丹的戰鬥力卻增強了,蕭太后與她的兒子文殊奴,親統大軍南下應援,自幽州西南行,渡過桑乾河,已到涿州東北的駝羅口。曹彬與米信自知不敵,只好去而復回,向西南撤退。
那知耶律休哥卻放不過他們。蕭太后所統的大軍是正兵,耶律休哥所帶的便是奇兵;奇正相生,一明一暗,耶律休哥暗中追了下來,追到涿州西南四十里,拒馬河以北的歧溝關,一仗大勝。曹彬與米信已經無法部勒各營,只有連夜渡過拒馬河,打算到易州安了營再說。
渡河之時,耶律休哥自然乘勝追殺,宋軍在拒馬河中溺死的,不計其數。到了第二天日出,整頓殘兵敗將,就在河邊休息,一面派出兵去,到鄰近村落收集了一些米糧食器,埋鍋造飯。吃到一半,得到警報,說耶律休哥,已在下游渡河而南,即將殺到。宋軍一驚而潰,不復成軍。耶律休哥的精騎,果然風馳電掣而來,宋軍再次大敗,棄甲如山。遺屍塞河,等於全軍覆沒。
經此巨創,大宋皇帝重新作了一番持久的部署;以田重進屯兵清苑以西的定州;潘美回鎮代州,將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