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0章 連環畫,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子淔、燕青、柔福等人這一路不敢再耽擱,就連江陵(荊州)這樣當初的三國名宿風雲輩出之地也沒來得及去瞻仰一番,一行人曉行夜宿,抓緊趕路,加上是逆水行舟,這一路的奔波之苦不用細說。

過了宜昌,便是秭歸,到得這裡,整船人不得不停下來休整一番,前方就是驚險異常的巫峽,秭歸是一極小的鄉鎮,居民不過三四百家,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居民極為貧苦。可是在這個半文明的窮鄉僻壤,居然出了兩個大詩人--屈原、孟浩然,一個著名的皇后--嫘祖,還有另一個歷史上著名的女人--王昭君,可見奇山異水,鍾靈毓秀,地靈出人傑。

另外三位我就不多說了,嫘祖大家也許不熟悉,看過《史記》的人應該不陌生,《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兩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

居住山地的人,總是把東西裝在桶裡或筐子裡而背在背上,而且秭歸這裡重物大部分還是由女人揹著,柔福看著那些弓腰駝背的女人想分辯一番,對方只是憨厚的笑了一陣,便腳下生風,早去得沒影了。柔福這才知曉,這些把頭髮分開,高高梳成兩個扁圓的髻兒,髻兒上插著六根銀簪子,橫露在兩側,另外在頭的後面還攏上一個有手掌那麼大小大象牙梳子的婦人,身子骨裡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並不是她這樣孱弱的女人可以比的。

百年前這裡發生過山崩,尖銳的岩石滾落在江心,成了過往船隻的閻王殿。江面的交通在這帶斷絕了大約二十年,後來才勉強開了一條狹窄的通道,這地方本地人叫“新灘”。那些不熟悉水道,運氣差的過往船隻,紛紛成了十里江流大鱷口中的美食,這反而衍生出了當地人賴以成活的一門營生,打撈沉船,轉賣木板用以修理別的船。加上觀光客往往因故不得不在本地停留數日,這讓觀光客不得不和本地人做起了買賣。此地江流湍急,船上的貨物往往需要卸下,以減少連船帶人傾入江心的危險,無論南來的,北往的,或是劫後重生,或是連續在船上窩了幾天幾夜,都寧願在岸上走走,使身體舒服一下。

根本不用趙猛去招呼,‘新灘’附近賣力氣的腳伕很快便在船隊周圍忙碌起來,趙子淔則在一旁清點,記錄,腳伕聽說工錢比平時多了一倍,玩命似的上躥下跳,一群人忙得不亦樂乎。

燕青、柔福也幫不上什麼忙,忙裡偷閒的他們在渡口附近找了一間靠江的酒樓,讓過賣上了幾個本地小菜,邊吃邊偶偶私語。恰在此時,一個提著一把二胡的花子進入了二人的視線,來人頭髮和鬍子如亂草,一身的衣服似乎好久沒洗過了,上面沾滿了黑黑黃黃的泥印,只是他那雙眼睛卻格外出彩,讓人不忍逼視。按理說,酒樓來了這樣的主顧,有良心的,給幾個饅頭或者剩菜剩飯就打發了。沒良心的,不但罵罵咧咧,很有可能給對方身上招呼一頓拳腳。

燕青、柔福這次見到的似乎和以往見到的完全不同,見到花子到了門口,店賣早已熱情迎了過去:“花二爺,你今日來得真早啊。”店賣邊招呼邊把人往裡面領。

“我肚兒餓了。”花子也不客套,直接開門見山。

“您先到老地方坐著,我去給您倒一碗熱茶,順道給你撿幾個剛出鍋的饅首,不過您老今日可別再掉我們胃口了,能不能一口氣將那故事講完?”

“瞧你那出息樣,我花二爺這才吃了你幾頓飯,你就捨不得了?你不想想這些日子我給你們招徠了多少生意,你這裡不招待我花二爺,大不了我換個地方。”花子話是這麼說,卻沒有從凳子上離開的意思,他似乎吃定了這店賣。

果然,店賣連忙涎臉將手壓在裝腔作勢的花子肩上,哀求道:“別啊,花二爺,瞧您這話說的,我小七是那樣的人嘛,你那故事聽得人心癢癢,一到晚上,我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您看看我這熊貓眼,再這麼下去,我怕真的快熬不住了。”

“你小子在你媳婦那裡也沒見這麼賣力過。”

“那不一樣。”過賣紅臉接了一句,似乎想起了什麼,從懷中摸出一個用藍布扎得緊緊密密的物件,二話不說,遞到了對方手中,說道:“花二爺,您瞧,我給您帶什麼來了。”

這一老一少的光景完全落在燕青和柔福好奇的眼睛裡,只見花子顫抖著接到手中的時候有些語無倫次:“這...這...就是你說過的...我要的東西?”

“您自己開啟,就可以看出我的誠意了。”

花子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