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1章 官養匪(二),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檀道濟從知縣和提刑司的大人們願意用錢解決事情的那一天起便知道,這裡的五司各負其責其實已經名存實亡,只有有利可圖,這些人可以沆瀣一氣,擰成一股鑽到錢眼裡的巨大力量。理縣周圍山野中佈滿了多如牛毛的山大王,寨主,小蟊賊,檀道濟精心安排的投入到茫茫綠林中的受某種保護的特別匪徒如滄海一粟,根本沒有引起多大的一片浪花,當這一隊人馬從正式開始在官道上大張旗鼓的對來往客商進行劫掠的時候,帶給知縣提刑司永康軍大人將軍們去的財富已經讓這些人慾罷不能。

知縣大人久而久之知道檀道濟的才幹之後,便將檀道濟留在身邊補了一個文書的空缺,讓他私底下和一批官家的匪人來往,這一批匪人很多是上了提刑司砍頭名單的,發覺自己不但被赦免了,還能做起以前殺人放火的老營生,感恩戴德的同時更是賣力十足,在官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隊伍發展迅速壯大起來,成為了川西一霸,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了一千多人。

只不過這些人不是住在山裡的,而是住在理縣城二里地外的霸家莊上(原本是理縣用來屯駐廂軍的住所),和永康軍做起了鄰居,這自然是出自五司各位大人們的共同提議,首先怕這些人扯大旗另立山頭,人數越來越多之後,為了防止這些人犯上作亂,一旦這大逆不道的事情傳揚出去無疑會惹來殺頭之罪,放在山裡其實沒有直接放在眼皮底下安穩。其次,那些本來就無所事事收入微薄的廂軍發現這裡面有利可圖之後,也紛紛加入了這支官家養起來的匪人中,這些兵痞丘八下起狠手起來毫無顧忌並不輸給那些殺人犯,這些混雜在一起的兵痞和匪人現在有一個官方合法化的稱呼--廂軍,白天窩在霸家莊上喝酒聚賭狎妓,隔三差五的便往山裡去禍害那些過往的行商。

這支與眾不同的廂軍還有一個用途便是用來進山剿匪,為了肅清周圍那些零零散散不成氣候的小蟊賊,為了完成州府時不時交待下來的‘斬除惡首,平定地方匪患,還朗朗乾坤,清平盛世。’的嚴令,永康軍便讓這批廂軍到山裡打前鋒當炮灰,永康軍戰力低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他們更樂得有這麼一批不怕死的傢伙沒命似的往前衝。山裡那些小蟊賊時不時去梳理下可是一筆不菲的財富,不但那些賊人的腦袋能得到封賞,這自然是永康軍兵士的功勞,那些小蟊賊藏在山裡的財富也豐厚,永康軍的軍士不知道,這些廂軍當然知道,當那些小蟊賊望風而逃的時候,先前衝進賊窩的廂軍早已中飽私囊了不菲的財物,遇到某些反抗激烈的悍匪,廂軍也只能自認倒黴,永康軍絕對不會介意把箭射在自己這些轉身逃跑的人身上,在前有狼後有虎的情況下,這些廂軍只得閉著眼睛往前衝,而這種打硬仗的次數還不少,雖然一來二去人數有所下降,只是這些廂軍戰鬥力卻越來越強,少一些人分那些得來的財富,這些人更是樂見其成。

川西與吐蕃之間由於存在巨大的通商利潤,山裡的各種羊腸小路本來就多,總有和蟊賊一樣多得數不清的不怕死的私商穿山過洞來往於這些深山瘴林之間,檀道濟這一招完全是切中了所有大人們的下懷,對於那些永遠掃不完的如蟑螂般的蟊賊,官和匪完全是各取所需樂在其中。

一些聰明一點的私商早已聞出了這裡面的貓膩,他們後來專門派一些人到霸家莊周圍留意這些廂軍的一舉一動,只是這些人的小聰明和檀道濟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檀道濟為了防止伏擊的地點被提前透露出去,行動的前一晚絕不允許自己人輕易外出,或者出去打劫完全是臨時起意說走就走,去的地點也是隊伍進山之後用的抓鬮的方式來臨時決定,而且出去的時辰都是在深夜,等外圍的那些私商的探子回過神來,他們早已進到山裡去了,因為檀道濟的小心謹慎,這些人每次出去都能有一定的收穫,讓那些盯梢私商傷透了腦筋,知縣大人對檀道濟也是越來越賞識。

只是當山裡一夥特別的匪人在廂軍眼皮子底下越做越大之後,讓眾人誤以為這些人中有一位未卜先知通天經緯之人,這些人總能準確把握住廂軍每次行動的時間和地點,然後巧妙的避開。心思極密的檀道濟心裡很清楚,問題出在五司幾位大人自己身上,最終決策權畢竟出在這五位大人身上,檀道濟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已,他也不說破,以他對這幾位大人脾性的瞭解,他們可沒好心到放過到口的肥肉,收拾這批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檀道濟在月底的時候將一批財物送到縣府後正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卻被心事重重的知縣大人給留下了。

“道濟啊,有些人總不和你一條心,你說我該怎麼辦?”知縣大人沉吟了一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