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3章 初遇黃臣可,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順著天井和水槽上邊緣處的數十級寬廣臺階往上,是一爿看起來很普通的紅柱灰瓦房子,只是這些房子的前後隱隱約約都能聽見水流聲,看來周圍佈滿了水道,原來左邊的房子裡面堆滿了各種可以用來引火造飯的幹木材,其中一間房幾乎一半的地方堆上一種黑黑的泥塊,吳永麟走進一看,忍不住一陣大笑,這些毫不起眼、並不受待見的泥塊其實就是煤塊,也許吳檗這些日子也沒有揣摩出這東西的正確用法,進出搬運放在煤塊旁邊堆放木材的幾個伙伕對那東西根本就沒瞧上一眼,甚至口中嘟囔這東西佔了房間一大塊地方。另外幾間房的地底是幾處地窖,外表看著是隔開的,其實下面早已被打通了,地窖上面的幾間房裡面堆滿了一缸缸的米,面,甚至還有沒去過皮的稻子,有一間房裡甚至有米舂木杵石窩。地底那些縱橫交錯的水道與吳府背後和側面的一條深渠是連線在一起的。

地窖裡面也分了幾層,相比較外面的潮溼,這裡面卻乾爽無比,第一層懸掛的一排排竹竿上放置著整整齊齊被醃製過的臘肉,燻鴨,燻鵝,第二層則堆放著被鹽醃製,或者被風乾過的整大塊整大塊的牛,羊肉,在地窖的最底層,則堆放著一罈罈被泥封過的好酒,兩邊堆得快達到兩人那麼高了,這些酒盡頭的幾個大木桶引起了吳永麟的注意,吳永麟走上去在木桶壁上一摸,入手冰涼無比,揭開外面的木蓋子,裡面裝著一個個大缸,缸中居然浮著層層疊疊的冰塊,想著幾個月後的入暑時節,這東西無疑會派上大用場。

穿過這一爿類似於米糧鋪的房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間品字形大房,中間橫著的那排房子廊簷上有一塊朱漆橫匾,大書四個金字‘吳氏宗祠’,走過門檻,迎面便看見一張鋪上黃錦緞逞階梯狀排列的桌案上擺滿了一個個吳氏祖先的排位,這些排位的面前放著一個精緻的鎏金香爐,香爐的兩旁擺放著幾乎手臂那麼粗的燭臺,桌案的前面擺放著兩個幾乎一層不染的蒲團,吳永麟走進這間房裡面時,便感覺怪怪的,當他給面前的這些列祖列宗上完一柱信香後推開左手邊的房門時,被眼前的情形下了一跳,那裡面放置著一副外面刷滿桐油,看起來黑沉沉的棺材,活人屋裡擺棺材,再怎麼看都覺得滲人。

(四川現在很多山裡面一直還保留著土葬的習俗,很多老人在世的時候提早給自己打了一副棺材放置在偏屋裡面,沒搞清楚這種習俗的外地人往往會被嚇一跳。)

一路領著吳永麟到處轉悠的張三看見吳永麟此刻滿頭冒汗,連忙提醒道:“老爺,這事怪我,前不久瞎婆婆給了我一封信,是從東京來的,上面居然寫著讓我親啟,並署名是太夫人,我拆開一看才發現,太夫人居然讓我瞞著你給她打這麼一副棺木,哪成想造化弄人,老爺你居然再次回到這裡撞破了這一切,求老爺開恩,饒恕小的欺瞞之罪。”

“這事也不怪你,官家為了防止我們這些外放的官員有二心,便將我們的親屬留在了東京,名義上是替我們照看著他們,實際上是拿她們當人質來逼迫我們為官家誠心效力,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夫妻團聚,這個官不做也罷。”

“大人切莫灰心,等官家哪天開了恩,自有老爺、大夫人、太夫人團聚的那一天。”

“原本以為這次回東京述職蔡京那老賊會按照外放兩年的慣例把我調回去,在樞密院花了那麼多錢財,最終換來一個‘官職官位轄屬地不動’的下場,眼看與太夫人,大夫人團聚可能遙遙無期了。”吳永麟哀嘆了一陣,突然緊張的問道:“家裡這些家丁、婢女靠得住嗎?老爺我今天眼皮子一直跳個不停,總感覺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老爺放一萬個心,這是我在附近里正那裡逐門逐戶臨時拉來的一些鄉里人,這些人的底子我事前就查清楚了,除了手腳笨拙一點,大人儘可放心使用。”

“張三,先忙你的去吧。”

“老爺,這裡有一張錦江書院黃老的一封書信,我向來送信的人也打聽清楚了,黃老想請您到府上一聚,聽說他要嫁曾孫女,希望您去當個見證人。”

“這是好事啊,這事我得去,你下去給我備一份豐厚的大禮。”

張三好奇的盯了一眼吳永麟,覺得這個老爺到底是怎麼了,怎麼連這事都忘記了,連忙提醒道:“老爺,黃老對您寫的字可是青睞有佳啊。”

吳永麟面不改色的說道:“我這次可從東京帶回來幾包好茶葉和幾壺好酒,我想老爺子會喜歡的,至於字嘛,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吳永麟這一兩面三刀的回答幾乎滴水不漏,這些士大夫、老夫子無疑和蘇東坡的嗜好無出一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