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0章 三代中興,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袍哥會每年有幾次會期,最鄭重的一次就是農曆五月十三的“單刀會”,相傳是三國時關雲長單刀赴會的日子,這一天,大小碼頭、公口都要隆重舉辦盛會,張燈結綵,大排香案,歡宴會眾,廣納賓朋,初次參加袍哥的人,必須具備“身家清、己事明”兩個條件,才由引進拜兄引入會場,參見恩拜四兄(恩兄、承兄、保舉、引進),接受“栽培”,確定“排行”,然後才可以稱兄道弟,成了正式的袍哥。原先的袍哥,也要在這次的會上論功行賞,辦理“提升”。其他的集會,如正月辦“春臺酒”,臘月要辦“團年會”,還有不定期的“迎賓會”。在會期中,除了互相拜望,大吃大喝,千金豪賭之外,還要藉此機會解決仇怨糾紛,由頭面人物站出來“撈樑子”。

自從尚熙文當上袍哥會的舵把子以來,黑白通吃的袍哥會錢的來源,主要的有以下幾個:一是靠船載貨載人,因為成都府地面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載人運貨的價錢完全是他們說了算,成都府出川的陸路幾乎處於半癱瘓狀態,這些年來往攔截抽貨物花稅的山寨是越來越多,這還沒算上一路上過那些州縣需要給當地的官員的孝敬錢,也叫過關錢,你說你收了這些客商的錢,你至少把周圍的治安弄好點,這些商人也出得心甘情願的啊,給了錢,還隨時冒著傾家蕩產的危險,這擱誰心裡受得了,自從當朝皇帝掌權以來,商人原本獲得的利潤就越來越微薄,一個敢把自己幾代祖宗積攢下來,原本用來贖回‘燕雲十六州’的‘封樁錢’拿來造艮嶽的敗家子,你還能指望得上他什麼,應奉局的花石崗更是在商人身上層層剝削,讓商人越來越難活下去,至此從陸路出川的行商是越來越少。坐袍哥會的船出川的商人雖然要付出一筆不菲的船費和押運費,只是袍哥會現在在成都府乃至整個西蜀地區都有自己的分舵,一路上水寨的各路關節被他們完全打通,一路上水寨的過關錢雖然都由這些商人自己出,為了自己唯一的活路,這些商人也不得不咬著牙忍著,畢竟尚熙文給他們留了一條命,人活著就有翻身的那一天。

其實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這些行船回空的時候,總會從外地在豐收的地方順帶捎上油和糧食,一齊運回成都府,袍哥會的人這些年也出了幾個好幕府,袍哥會的當家三爺苟奎喜手底下更是人才輩出,這位袍哥會的財神爺,在荒年囤積糧油,高進地出,就連當地的父母官也拿他沒轍,苟奎喜被人成為‘白麵判官’,這個原本以師爺身份當上袍哥會當家三爺的書生,現在拽在他手裡的人命反而是最多的,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白麵判官’苟奎喜這個名字在成都府幾乎可以止小兒啼哭,苟奎喜的這一做法搞得成都府怨聲載道,民怨鼎沸。

二是袍哥會的尚熙文也不知道透過什麼手段,遽然上了轉運使的這條大船,看著吳檗在成都府暗中開的賭檔越來越多,這些原本就撈偏門的會員見了眼紅,便依仗尚敬的官威,名目張膽的從吳檗手中搶走了東門上的賭檔、抽頭吃利,正是因為這些人事先沒和尚敬打招呼,吳檗當時一怒之下把這些人抓了起來,尚敬從尚熙文那裡得知這件事後,原本對吳檗在成都府攬著一座金山憋著一股氣,這個時候出了這一檔子事,正好借題發揮,公堂之上公然袒護手底下這些被抓起來的小嘍囉,以東門為轉運使的地盤為由,從吳檗口中硬生生的奪走了這塊肥肉,至此之後,吳檗和尚敬鬧得很僵,幾乎鮮有往來。

第三,便是袍哥會接下了轉運使的漕運,每年從農戶手中新收上來原本用來抵稅的糧食,除了入庫一部分,原計劃大部分的糧食要運到東京去,他們在路途上敢公然將一部分好糧食倒賣出去,然後在路上以各種由頭拖上一段時間,當這些船行到東京時,船上的糧食早已換了一批,賣好糧買差糧的差價早已入了某些人的口袋,這些糧食堆積在一起在船上原本就容易受潮變質,成都府到東京走水路至少需要一個多月,路上被他們有意再那麼一耽擱,秋收後出發,到東京早已是寒冬了,當收驗官看見運來的糧食早已黴爛了三停中的兩停時,也不好多說什麼,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將‘蜀地氣候多潮溼,漕船中的糧食易黴糜,行陸路,花費破巨,更易遭遇劫匪’這個理由報上去,連官家也無可奈何。發現皇帝也拿他們沒辦法,原本就敢殺人放火的袍哥會至此膽子也是越來越大,整個成都府在東門上遇到袍哥會的人,幾乎都繞道而行。

“老師,你是對徒兒沒信心還是對自己沒信心?我剛剛說了,官府這個層面上的關節我來疏通,你只需提供行船的舵手和船伕就行,我們說得的利益五五分賬。船行建起來後,明面上,你是船塢的新主人,我只負責保證船行的安全。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