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章 我們是一群可憐的羊,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隴羅最終告訴了阿爸邏些城如今的狀況,想著自己最終可能有去無回的幾個兒子,老人最終選擇了妥協,和隴羅最終踏上了西行的車隊。
能定下決心離開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糊塗一世,聰明一時,正是因為失去了太多的人,所以人會格外的珍惜剩下的這些老弱婦孺,一旦部落缺少了青壯年的護衛,自己這個部族很容易被其它部落所吞併,剩下的這些女人會成為其它部落的女人,孩子會成為別人的放羊娃,而自己這樣的年紀,多半隻會被留下來自生自滅,當所有的生活下來的物資被洗劫一空的時候,其實已經是給自己這個年紀的人判了死刑了。
道歉在某些時候已經變得很蒼白,更何況自己給自己道歉的時候,內心的另外一個它是否能給予正確的回答呢?過度的自責之後,只會讓自己更加內疚。
老人已經好些天沒說話了,隴羅每次送到阿爸勒勒車裡麵食物總會剩下不少,隴羅知道自己阿爸以前一頓最多的時候可以吃半隻羊,即使到了這個年紀,送去的那隻羊腿不可能只咬了一口就被退回來了,隴羅知道阿爸心裡有事,這段時間可以對他來說是一種煎熬,能不能邁過那個坎,也只有靠阿爸強大的內心和時間這劑良藥了。
隴羅也只能透過派出去的打探訊息的探子才能獲得和阿爸交流的機會,邏些城如今成為了各部落互相爭搶的物件,因為那是代表吐蕃人最高權力的地方,松贊干布正是在那裡藉著天神的庇佑一統了吐蕃,現如今那裡的主人和狗腿子都不在了,作為稍微有一點實力的部族,總想著去摻和一腳,因為有這樣的野心,所以現在往邏些城填進去的各路部族的青壯年越來越多,邏些城現在一天換一位城主的現象很普遍。
儘管隴羅總會找好的方面說:比如莊嚴的布達拉宮現在還沒有被人染指,周圍的大理國、衛朝並沒有藉機對吐蕃用兵等。只是阿爸總會把兩人之間的話題扯到邏些城去,之後,兩人之間會保持長久的沉默,而後老人會站在勒勒車的車架子上,眺望遠方一陣,試圖從遠方找到幾個熟悉的影子,只是往往以失望而告終。
他們在路上總會遇到一些行色匆匆,全副武裝往邏些城而去的吐蕃軍伍,只是當自己這夥人後面跟著另外一股不緊不慢、人數還不少的吐蕃軍伍的時候,隴羅才發現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作為一位與各部首領有著深厚情誼的隴羅,在一處背陰的山口停了下了,當那些人完全沒有理會自己這撥人而繼續前進的時候,他緊繃的神經才鬆弛了下來。
其中有一個吐蕃和尚走之前卻給他留下了一句他完全弄不明白的話:“如果我是你,一定帶著自己的族人往東北方向的河煌而去,知道嗎?那裡現在產鹽,而且四季適宜,物產豐富,最關鍵的是那裡不再有戰爭了,也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掣肘,那些衛朝人、大理人才不敢染指吐蕃。”
隴羅其實離開的時候並不是沒考慮過東北方,只是那地方經常交兵不斷,青唐城的那些衛朝商人更是毫不給自己這幫人活路,雖然這半年多來從東北方傳來一些利好的訊息,只是在雲丹王口中卻得到了一些截然相反的答案,為了證實事情的真相,隴羅這段時間派了幾撥人去探了探路,只是那些人卻再也沒有回來,是東北方面的人殺了自己這些人?還是雲丹王的眼線就從來沒離開過自己?隴羅最終還是選擇了一條相對穩妥的遷徙之路,就是回到西邊的阿里王的統轄範圍,再怎麼著,阿里王的那些舊部總會給自己幾分顏面,自己每次到那裡跑商貨可沒少給這些人好處,在那裡找個安身立命之所並不困難,如果冒冒失失的往東北方向遷徙,自己這夥人很有可能是送羊入虎口,這筆買賣隴羅完全沒把握。
越往深處走,一個個像十字架一樣被釘死在木樁的人越來越多,而老弱婦孺的屍體幾乎沒有,老人不難看出,這些部落已經被其他的部落洗劫一空了,至於是否是前面遇到的那撥特殊的吐蕃軍伍,還是另有其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慧能成為了這夥吐蕃聯軍的軍醫,吐蕃聯軍裡面混雜著一支運糧的特殊軍伍,因為他們的頭兒是一個騎著一匹汗血寶馬的小將,他們是從剛察來的,聽說那小子叫岳飛,幾個不聽話的吐蕃人都被他狠狠的教訓了一頓之後,他幾乎成了這支隊伍的實際統領。
按照原定的計劃,他們這支奇兵的物件並不是魚龍混雜的邏些城,自己這隊人馬送到那個戰爭絞肉機器裡去,估計只會站著進去,橫著出來,相比較那些人的大後方,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將這些人的大本營給拿下,吐蕃如今四分五裂的局面至少可以縮短几十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