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章 土崩瓦解,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厄運的種子被種下去的時候,他會慢慢的發酵,變大,而後逐漸的會形成一種恐懼,讓有些人再也無法無視這種即將而來的危險,那他們就得反抗。
如果當事人再火上澆油或者推波助瀾一把,這很有可能成為跗骨之蛆,讓人不除不快。
王厚知道自己當初就不該聽從這個叫郭承的自以為是的傢伙,把那些密信交給他更是大錯特錯,最關鍵的是還讓他一個人單獨行事,衛朝那種文武互相制肘的優良傳統居然被自己拋之於腦後,這次也只能怪自己太大意,太輕敵了,明明知道那個叫吳永麟的傢伙不好應付,他王厚還偏偏就不信這個邪,讓自己摔在同一個坑裡之後,他才知道悔之晚矣。
現在完全沒有了主動出擊的機會,而且那些被自己抓住把柄的傢伙現在還帶兵找上門來了,這招反客為主讓自己很被動,很無奈,這個時候如果把那些吐蕃貴族與自己私下來往的信件拿出來,無疑有挑撥離間之嫌,沒辦法,人家都打到門口了,他作為這裡的最高長官也只得率兵抵抗。
這段時間青唐城的外圍受到了一波接一波的吐蕃人的挑釁,有個緊張的守城軍士居然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還失手放了一箭,本來可以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的軍事紛爭直接演變成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戰爭,在雙方都沒有討到半點便宜之後,這場戰爭才偃旗息鼓,王厚再也沒有了經略吐蕃鹽田的精力和打算了,現在他眼中看誰都像吐蕃人,完全有點杯弓蛇影了,因為有一個吐蕃勇士用一把硬弓直接射下了他的官帽,離他的眉心就差那一寸,如果不是那人射偏了,他的小命說不定早沒了。
城裡的商人在吐蕃人攻打的間隙早就飛奔逃向了相對安全的熙州,有些膽小的直接回到了成都府,在這隨時都可能開戰的關口,他們可不想因為一點錢財把小命都丟在了這裡,這樣做真的不值當。
王厚更是恨透了這幫商人,有利可圖的時候,一窩蜂的往這裡鑽,一旦有什麼危險,比兔子跑的都要快,他還偏偏不能把這幫人怎麼樣,誰讓這些人背後捆綁著一幫自己開罪不起的人呢,他也只能自己一個人在那裡生悶氣。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這段時間派往吐蕃諸部的送鹽商隊帶來了一個讓某些吐蕃貴族內心忐忑不已的訊息,一位曾經與青唐城衛朝有過來往的吐蕃商人被人滅了門,而且從中搜出了一封兩人之間往來的信件,兩人因為利益糾紛發生了內訌,結果青唐城的衛朝人對吐蕃商人進行了最慘無人道的報復,就連家裡養的一隻看門狗都沒放過,其行為簡直令人發齒。
某些有心的吐蕃貴族看到那些泛黃的信紙,還有一個熟悉的人頭的時候,這才發現有些不妙,原來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些狡猾的衛朝人早已留下了兩人之間秘密來往的信件,以後會以此作為要挾,讓自己騎虎難下。
大不了魚死網破,一不做二不休,在這些東西沒被公之於眾之前,最後的辦法便是蠱惑酋長去拿下青唐城,來個死無對證,這件事情就迎刃而解了。那些平時反對開戰的吐蕃貴族這次形成了一致的口吻,吐蕃人的血,需要青唐衛朝人的血來償還。
戰爭就這麼一波接一波的打著,王厚等人誓死反抗,把各種兵法用到了極致,早已沒有了打吳永麟鹽井主意的想法,張虎、羅平陽順勢解決了茶卡鹽湖周圍的各種明哨和暗哨,原本偷偷摸摸煮鹽變得光明正大,精鹽的產量也越來越多。
吳永麟第一次到茶卡鹽湖的時候,在羅平陽用麻藥把那些人弄暈之後,就弄了一大批鹽回來,在內訌事件之前,他們就沒有再踏足那裡了。後來運往吐蕃諸部的食鹽都是從那些忍不住降價的鹽商那裡收購回來的,為了引出在鹽湖裡下毒的幕後黑手,這才弄出了剛察水井產鹽的鬧劇引君入甕。
郭承和王姓鹽商見到的其實都是岳飛在帶他們兜圈子,就是一枚煙霧彈,你可以相信這裡出鹽,也可以相信這些鹽來自另外的地方,本來吳永麟想把髒水潑到那些圖謀不軌的吐蕃貴族身上的,但還沒出手,那些人就內訌上了,倒省了自己很多麻煩。
這一次的鹽慌完全是剛察的吐蕃貴族自己弄的一場陰謀,藉著兩國斷絕一切經濟貿易之後,他們想狠狠的敲吳永麟一筆竹槓,可惜找錯了物件,結果那些唯利是圖的人,在剛察井鹽出現之後,自己內部因為意見不一,原本結盟的陣線在吳永麟降價出售鹽巴後便土崩瓦解了。
這一場鬧劇中三大王系中的最高層有沒有趟這趟渾水,吳永麟不得而知,為了試探這些人的反應,他讓措姆離分別給這些人去了一封信,他吳永麟願意和三大王系分享這井鹽的利潤,唯一的條件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