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野牛谷之戰(七),極品吳掌櫃,陶人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吳永麟再次出現在土牆後面的這群人面前的時候,殺牛宰羊聲此起彼伏,本來還擔心沒人會拾掇這東西,看見眼前這一幕,吳永麟才知道自己有些多慮了。
衛朝不缺牛,但不許殺牛,在衛朝如果不是正當防衛的情況下殺死一頭還能耕種的水牛,黃牛,是要遭重罪的,不但士大夫的口水要淹沒你,更要惹來牢獄之災,“決脊杖二十,隨處配役一年放”的條律擺在那裡並不是當擺設的。
所以梁山好漢中那些動不動就一句“小二,來半斤牛肉。”純粹只是為了過過嘴癮,真實情況完全是在扯淡,像高高在上的官家(皇帝)一年可能也吃不了幾次牛肉。
官家過嘴的牛肉,估計也是被下面的人動了手腳,一頭牛從出生到正常死亡一般有40年之久,官家在位恐怕都沒這麼長的時間,那些病死,老死的牛絕對是不能送到宮裡去的,所以,高高在上的官家,也只能悄悄的吃,偷偷的吃,這一旦露了餡,不是自己能扛得住的,那些言官正愁沒事可做,這樣做無異於捅了馬蜂窩,那些蒼蠅不停的在你耳邊飛來飛去,簡直可以讓你吐血的心思都有。
沒有牛殺,並不代表沒有人不會殺牛,王屠戶就是這樣裡面的一位,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和至今還能用的工具,由於一年的活計有限或者根本就沒有一樁生意上門,一把牛耳刀上面早已長上了一層暗紅色的鐵鏽,這讓他的心都似乎都在滴血。他隨著吳永麟逃出來的時候,還是不情願的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帶上了,有機會一定要找頭豬練練手,要不然他都覺得自己都沒有生存下來的必要了。
在逃避西夷人追殺的山谷中,張虎總算找了一頭半死不活的野豬給他磨了磨刀,這卻一點都提不起他的慾望,僅僅是斷了他自殺的念頭而已,他的人生,始終埋沒在一種懷才不遇中,沒有牛殺的王屠戶,就像一個被人掏空了一切的身體,只空留下了一具沒有靈魂的驅殼。
看著岳飛等人驅趕回來的一頭頭特色鮮明的高原犛牛,王屠戶眼睛都綠了,他上去的第一句話便是:“這些牛能殺嗎?”
岳飛給了一個他愛咋地就咋地的表情之後,王屠戶激動的熱淚漣漣,這幾十年的等待,難道就是為了這一刻嗎?
人生處處存在驚喜,很多偶然的事情中存在必然性,王屠戶首先感謝了蒼天,然後是大地,最後是吳永麟,殺牛必須是有儀式的,在這什麼都缺的地點,他也不得不一切從簡,但某些虔誠的儀式必須是有的,比如說祭刀。他們相信任何活物都是有靈魂的,牛也不例外,簡單的擺上一盆清水,洗淨刀身的一切汙跡,然後用黃紙擦拭刀身,寓意‘誘鬼搬家’,然後把黃紙燒成灰燼,在那些所謂的牛鬼蛇神在搶奪紙錢的時候,再跳一段‘驅鬼舞’,這段儀式才正式完成了。因為只有這樣,接下來的牛魂才能在殺牛刀上有一席之地,忽略了這一點,溢位來的牛魂很有可能會侵擾到屠戶本體。
儀式完畢,接下來就是實實在在的體力活了,在王屠戶的面前,他只見到了一座座肉山,那些東西絕對不會糊弄嘴皮子,這些東西管飽,而且給勁,也許是這輩子在人世的最後一夜了,所有人的願望都得到了滿足,有些人只為了能填飽肚子,他王屠戶,能痛痛快快的殺幾頭牛,此生足願矣。
殺牛沒有殺豬那麼講究,殺豬往往要燒一大鍋開水,在給豬放完血之後,要用刮刀就著熱水去掉上面的豬毛,豬皮作為入口之物,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古人就愛那玩意,在並不能天天都能吃上一頓肉的情況下,只有那些不容易嚼爛的豬皮,才會讓他們感覺剛剛下肚的肉食才是真實上存在的,這給他們留下了滿口的肉香餘韻。
牛肉入口的嚼勁更是這些人樂此不疲的原因,每次吃牛肉,讓那些衛朝人感覺在吃那些北方遊牧民族的血肉一番,在滿足口舌之慾的同時,居然擁有了氣吞天下的豪邁,能意淫到這種程度,就連吳永麟覺得都自嘆不如。
牛皮更比比豬皮金貴,牛皮可以製作成牛皮甲,木人甲雖然能抵擋重騎兵的衝擊,但不利於移動,穿上那幾十斤重的東西更是耗費體力,在對方第二輪重騎兵衝擊的時候,往往讓自己成為了活靶子,牛皮甲不同,穿上那些東西在戰場上無疑讓自己擁有了第二次生命,既可以擋刀劍,又可以禦寒,比起那些冰冷的鐵甲,牛皮甲更有一絲人情味,現在衛朝的一些將軍都很少能穿上這個東西作戰,在衛朝這個東西可是稀缺物品,往往是有價無市。
殺牛並沒有‘庖丁解牛’那麼多的‘砉然向然,奏刀騞然。’的美感,講究的就是一個快,狠,準,這樣不但能減輕牛的痛苦,更能減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