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1. 君故(四) ,爭鸞,昔在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爭鸞》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夕陽將盡,最後的餘暉灑落在他的身上,為他籠了一層悽然黯涼的橘色。
元曄腳步沉著,一步一步,向她走近。
明錦驚恐地望著他。
“皇帝哥哥……”
元曄的母族,本是聲望顯赫的異姓諸王,生母李夫人因姿容俱美而得寵於先帝,他也是天生一副好相貌,少年時朗若日月,穆如清風,如今成人,更是龍章鳳姿,軒軒韶舉。
元曄年幼登基,陸太后臨朝,大權獨攬,有朝臣反對陸太后專政,欲以元曄生母李氏外戚來抗衡陸氏外戚。
可一朝哪容兩外戚?
元曄的親生外祖父李氏素有賢名,本就為陸太后所忌憚。
李氏一族不能自安於在陸太后的陰影下,便計劃逃至南朝避禍。
陸太后遂以南叛的罪名,族滅李氏,元曄的外祖父和舅舅們全部在那場禍事中身故。
不過也有傳言,李氏從未有過二心,叛國之名,是陸太后誣陷。不過多年過去,真真假假,已經無從得知。
李氏的罪名已經蓋棺定論,除非陸氏倒臺,否則李氏永世不得翻案。
如今陸氏已是唯一的外戚,皇帝沒有生母家族的外戚仰仗,也只能認陸太后為母,陸太師為舅。
小時候的元曄,雖是皇帝,卻因為這層母仇的緣故,活的異常艱難。
哪怕他對陸太后再恭敬,再孝順,陸太后也一直對他百般提防,惡毒苛刻,甚至隨便哪個宮人內監饞毀幾句,就能為他招來一頓杖責打罵。
每一次,元曄都是默默忍受,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絲不滿。
陸聿十歲入宮為天子伴讀,二人同歲,自幼相交,關係親密,形影不離。
說的是伴讀,其實就是陸太后安插在皇帝身邊的眼線,只是這眼線,最終卻脫離了她的掌控,和皇帝站到了統一戰線。
明錦對這年輕的皇帝已然記憶模糊,唯一記得的,便是哥哥常對她講述皇帝的艱難,希望她以後可以跟皇帝互相扶持,和睦相處。
還有在她耳邊的叮囑——
妹妹,你會成為皇后,會成為這天地間最尊貴的女人,所有人都會跪倒在你的腳下,俯首稱臣。
皇帝也會像哥哥一樣愛你。
五年了,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此時再見,沒有歡喜,只有恐懼。
夢中的場景再度在腦中浮起,彷彿下一刻皇帝就會如野獸般撲上來,把渺小的她徹底撕碎。
明錦瑟縮後退著。
元曄平靜地看著她,明明就要得到她了,他卻絲毫都沒有心願達成的歡喜。
天色漸漸暗了,月亮升起,月華從窗格湧入,籠罩在蜷縮在地板上的女子身上。
時光又彷彿流轉回前世初見的那個迷濛月夜——
月華蔓延在女子嬌豔的面孔上,清冷倔強。
她穿著一件單薄的襦衫,跪在冰冷堅硬的青石板上,身子在碎了一地的月光中顫抖,額角有幾滴血珠沿著那凝脂般的面孔滑下。
膚愈白,血愈紅。
彷彿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綻放的一枝紅梅,風摧霜迫,罹寒不懼。
悽豔。
哀婉。
他執帕,輕輕拭去了那一串穠豔的血珠。
她寧願一死,也不肯侍寢。
元曄自嘲笑著,走向明錦,彎下腰,手臂穿過了她的腰背,把人輕輕抱起。
*
鄴城宮。
夜色四籠,風聲肅殺。
宮門前,火光沖天。
陸聿獨自面對著禁軍的千軍萬馬,一如當年為救他的妹妹,獨闖廷尉詔獄一般。
一場激烈的打鬥後,地上躺倒一片禁軍。
陸聿一步一步,帶著凜然殺氣,透過一重重宮門,與禁軍陷入對峙。
禁軍步步後退,沒有命令,他們也不敢下死手。
“陸聿,你是要造反嗎?”
一道怒喝傳來,內監抬著肩輿,快步而來。陸太后豔麗的臉龐上,怒氣滿面。
“她在哪?”
陸聿眼神充血,一步步逼近陸太后,冷冷質問。
有禁軍要上前護駕,阻攔他的腳步,卻被他奪過長戟,一把折斷。
王芸兒大驚失色,擋在陸太后身前,“公子,別衝動。”
陸太后心中一凜,眼神沉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