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9章 大軍來到,大明好國舅,宇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征前眾將齊至謹身殿陛辭,朱雄英好言鼓勵一番,便讓眾將退下只留常通一人。
年近三十的常通,高大魁梧,神形彪悍,頜下一簇虯髯,穿一身閃亮亮的鎧甲威風凜凜,很有幾分祖父常遇春的風采。
朱雄英將他叫至身前吩咐道:“此番叫你做主帥領軍平叛本不合適,可朕也是無奈之舉。徐國公來到應天后,不知道多少軍中將校前去拜望,徐國公也難保不會替燕逆為燕逆籠絡軍心。”
“陛下多慮了,現在軍中骨幹大多都是當年的神機營裡面出來的,他們都是徐國公的舊部前去拜望乃人之常情,而且徐國公根本沒見他們。”常通一拱手道:“臣不敢欺瞞陛下,其實臣也是去了的不過舅舅他也沒見我。”
朱雄英起身拍拍常通的肩頭,“你跟他們不一樣,你我雖是表親卻勝過親生兄弟,如果朕連你都信不過便無人可信了。此番讓你領軍平叛與其說是讓你當主帥,不如說是做監軍。”
“監軍?”
“嗯,此番北上行兵佈陣你切要記得常問信國公,但是也絕不能言聽計從任其擺佈,什麼建議是好的什麼建議是壞的,你總是能分得清楚的吧。”
“陛下放心,若是連這個都分不清楚那麼多的兵書便是白讀了,沙盤推演也就白做了。”
朱雄英認真的囑咐道:“此番平叛,朕不指望你能立什麼奇功偉業,只消穩紮穩打吃些小虧也無妨,憑著朝廷深厚的實力也能將燕逆慢慢耗死。”
“臣有一事不解,陛下為何不讓龍驤軍一同出征,正好讓他們到戰陣上見見血。”
所謂龍驤軍是朱雄英做太子為掌控軍權而編練的新軍,乃是從各軍挑選出來的精銳組建且裝備優良簡直武裝到了牙齒。朱標曾說朱雄英有能力換皇帝,便是因為他掌控者這支軍隊。
“龍驤軍近半都是在高麗打過仗的老卒,可不是沒見過血的新丁。這是朕最後的依仗,不到萬不得已朕是不會輕動他們的,五十幾萬大軍還不夠你用的總之不要讓朕失望。”
“微臣絕不負陛下所託,定提燕逆人頭來見!”
正值深秋萬物蕭瑟,已經被打成麻子臉的濟南城牆搖搖欲墜,似乎只要稍稍用力推一把便會垮塌,城頭每個垛口都立著一個碩大的木牌,木牌上糊著一層白紙,寫著“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正是老朱的靈位,濟南城至今未失全靠著老朱保佑。
朱棣起兵的條件比歷史上要好的多,因為曾作為統帥征伐高麗,朱棣在遼東大量安插親信後方十分穩定,所以從一開始他便提兵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的佔領大半個河北。
之後便又調過頭來,又把在直沽強行登陸的海軍攆回海里繼續南下,佔領了山東門戶德州之後便開始圍攻濟南。
山東布政使鐵鉉和都指揮使盛庸,沒有對朱棣吹鬍子瞪眼的,先是讓人到城外給遠道而來的朱棣送了些許糧草,表示朱棣只要答應不傷害城中百姓便開城投降。
不能怪這兩位沒節操,他們雖有堅城可是燕軍卻有利炮。不過數十年而已,火器已經發展到十分可怕的地步,洪武初年一發彈丸下去也就在牆面留下一個凹痕,或者打斷一截女牆。
現在只要瞄的準,二十幾發炮彈便能在城牆上打下一個城門一樣的豁口,若是瞄不準的話遭殃的那隻能是城中的老百姓了。
朱棣表示很理解鐵鉉的拳拳愛民之心,承諾進城之後會對百姓秋毫無犯,鐵鉉當下便開門迎朱棣進城。
志得意滿的朱棣萬萬想不到,在城門洞裡會有一面巨大的千斤閘刀落下,若不是他身手矯健,便要和自己的坐騎一樣被活生生切成兩段。
死裡逃生的朱棣憤怒至極開始猛烈攻城,不知道多少炮彈落入城中,給平民造成的死傷可比朱雄英在揚州屠殺的百姓多了去了。
燕軍的炮兵也順利在城牆開啟數個缺口,可偏偏就是衝不進去,或者衝進去了也又被城中的守軍攆了出來。
都是地方衛所的軍隊,山東的守軍並不比河北的駐軍強到哪裡去,實是因為城中有一位鐵一樣的主官。
燕軍受挫,濟南守軍也是損失慘重撐不了多久,面對燕軍的猛烈炮火,剛正到有些冷酷的鐵鉉腦袋竟然轉彎了,弄了無數的太祖的靈位佈置在城牆之上。
真別說,這餿主意好用極了,自打掛太祖的畫像和靈位燕軍就沒有再攻城,現開始又收拾營寨似乎要撤走了。
盛庸放下望遠鏡呵呵的笑道:“藩臺的主意真是妙啊,燕逆竟然退兵了!”
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