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3章 攤丁入畝,大明好國舅,宇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你的族人去書院吧。”
“陛下英明!”
“好,朕準了。貴州的事情朕會讓人處理,你不必著急回去,就在京中多住些時日。朕要批摺子了,讓人帶順德夫人去見見皇后。”
“妾身告退!”舍茲起身緩緩退到殿外。
見馬度也要走,老朱不爽的招招手,“你著急個什麼勁,朕還有事給你說,當了國公朕還管不了你了,元生給他搬個凳子。”
馬度剛一坐定,老朱就開門見山問道:“玄重以為這女子可靠嗎?”
“微臣與她剛剛相識不好斷定,不過她是難得的聰明人,才智胸懷也許勝過他的丈夫,她知道如何做最聰明的選擇。”
土司制度是元朝實行的可是弊病叢生,大多數的土司對內殘酷統治,又常不服中央管制,時常騷擾周邊鄉村州縣,令統治者頭疼不已。
強如蒙元也是束手無策,經過土司的地盤絕對要有“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作風,稍有不慎就可能進得去出不來,這樣事情在元時發生過多次。
改土歸流是在明朝中葉才有的,誰知道明初的統治者是不是早有這樣的想法。馬曄終究不過是區區一省的軍事主官,卻敢如此挑釁,背後不好說有沒有老朱的影子。
現在的老朱有糧有槍,而且有在雲南實戰過的沐英部,未必沒有這種想法。不論真假,幸好老朱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馬度可知道後世有個蔣光頭的部隊拿著美式裝備仍舊被幹得屁滾尿流,朝廷若想依靠強大的軍隊強行推進改土歸流不是沒有可能,只是代付太大了些。
“朕也覺得她是個聰慧的女子!”
馬度笑著道:“還是個美貌的女子。”
“好像朕的三千佳麗是擺設似得!”老朱收住笑容,“不說笑了說正事,上次朕到你府上,聽你說什麼羊吃人、蠶吃人、土地兼併,讓你遞個摺子上來,怎得到現在還沒有動靜。”
“原來陛下是說這個,為了給陛下說的明白,微臣準備用實實在在的資料說話,成立了幾個數學小組讓學生們統計呢,不過這是個大工程不時一時半會兒能出結果的。”
“資料以後再說,朕且聽聽的你的想法!”
馬度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應該知道,北面興起羊毛紡織而南方則是盛行絲綢紡織。”
“每年讓內庫多了許多進項,朕怎麼會不知道。”
“陛下看著金銀入庫心裡痛快,可知道這兩樣早晚會讓天下百姓不痛快。無論是羊毛紡織還是絲綢紡織,都少不得原料羊毛或生絲。
生產的越多就需要越多的原料,自然會養更多的羊或者蠶,養羊就要有草場,養蠶就要有桑田,自然也需要更多的土地。
商人們為了利潤會不惜一切辦法得到更多土地,如今國朝初立人口有限,到處都有拋荒的土地,短時間內還顯現不出惡果來。
太平盛世人口終會不斷的增加,土地卻不會增長,總有農人會無地可種或者家中的土地無法養活妻兒老小……”
老朱打斷他的話,面色凝重的道:“那天你問天德,農人沒了土地會怎麼辦,他沒有回答你。朕也是農家出身朕可以回答你,他們會造反,即便只吃上一頓飽飯就被官軍殺死也會造反。”
他搓了搓手道:“看來這紡織廠賺來的銀子拿的燙手啊,是刨大明的根基呢!”
“不不不,陛下相差了。沒了地的農民可以去為商賈地主放羊、剪羊毛或者去養蠶剿生絲,甚至到紡織廠裡面做工他們不會餓死,也許生活還會比從前更好。
陛下更不用擔心,所有的人都去養蠶放羊沒有人種地天下無糧可食。羊毛蠶絲貴了商賈地主自然會去養蠶牧羊,糧食貴了他們自然會改種糧食。陛下只需要劃上一條紅線,每個州縣無論他們怎麼放羊養蠶,耕田不得少於一定的數量即可。”
老朱搓著下巴,“好像是那麼回事。”
“無論商賈地主他們如何的折騰,最後少不得要被您薅羊毛,只要有稅收朝廷就會繼續的運轉,大明江山依舊穩固,就怕有些人不納稅?”
老朱鼻子裡哼了一聲,“這天下除了我們朱家誰敢不納稅!”
說得沒錯,明初除了老朱家所有人都要納稅,農人、地主、商賈、官員、勳貴一個都少不了,不然國朝初立老朱哪兒來那麼多本錢大搞基建。
可是不知何時,只要有了功名便可以不納稅,秀才還有限制,可中了舉人進士便可毫無顧忌的收納投效的農戶合法避稅。
到了明末崇禎被東林一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