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盛唐永寧,不言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你就放寬了心,只當哄陛下高興也就是了,日後想收回這些虛銜、世職,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何必這麼緊張……”
李治冷哼了一聲,伸手捏了捏永寧的耳垂,說道:“我就是那樣小氣、不經事的人?如果只是你說的那樣,我自然不會放在心上……父皇那意思,是要分封土地給王侯就如漢初舊制那般”
李治想想就覺得李世民肯定是酒喝多了,醉糊塗了。以史為鑑,漢朝時候的那些破事,李世民哪裡可能不知道?當年人家漢武帝費了老勁兒才把那破制度給廢除了,李治怎麼想都覺得他家皇帝爹不該重蹈漢初的覆轍……可是再一想起李世民說那些話時的語氣、表情、語句的連貫性,李治又覺得,這事不像是李世民隨口亂說的,倒像是已經籌謀已久,正待實施的樣子。
永寧也被李治的解釋給嚇了一跳,艱難地側過身去,抬頭直視著李治的眼睛,不敢置信地又確認了一遍:“分封土地?你確定你沒聽錯?沒理解錯?陛下真是這個意思?”
李治無奈地點了點頭,然後扶著永寧讓她舒服地躺回去,說道:“我沒聽錯,更沒理解錯,父皇就是這個意思他還拉著我說了半天,某人功大,該封往哪個富庶之鄉,等等諸如此類,我就是想聽錯、理解錯,都沒這個機會……”他家皇帝爹把話說得太明白了,讓他想誤解都誤解不了,所以才會半夜跑來永寧這裡醒神兒。
永寧在李治認真地確認過一回之後,再也忍不住嘴角的抽搐了,其實她也很想問一聲李世民:您老的腦子,今天是進水了?還是被門夾了?還是被驢踢了?連這樣的損招兒都能想得出來……
“那個,九郎,就算陛下有此意,你又在頭疼什麼?”永寧將李治溫熱的手掌貼到了肚子上,權做取暖之用,然後才開始做起開解李治的準備。
李治力道輕柔地在永寧隆起的腹部來回摩搓,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怎麼也跟著糊塗了?如今父皇分封是容易,可是將來……你素來愛讀史書,漢初的歷史你總不該沒讀過吧?”
“你才是糊塗了呢”永寧輕輕地在李治的手背上拍了一下,輕笑著說道:“難道漢初的那些事就你知道不成?那些即將被賜封的大臣們難道就是不學無術,對此一無所知的?不是我自誇,只說這被賜封的功臣之中,怕是就少不了我爹爹吧?若是有我爹爹在,想來魏徵魏伯父等人也都該列在其中,難道他們會是那種眼皮子淺薄的只看得見眼下風光,想不到日後有難的人?你如今想著陛下分封之後,你將來集權不易,可是這些功臣們也一樣會擔心,今日得了陛下的恩惠,來日會礙了你的眼這事又哪裡用得著你發愁?這些功臣自己就會把這封賞給攪和沒了的……”
永寧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客氣,將李治那點小心思明明白白地說了出來,不過李治還就喜歡她在他面前這樣坦率直白。李治將永寧的話翻來覆去地想了兩回,頓時也把心放進了肚子裡,覺得永寧說得實在有理,那些功臣們的確是會比他更擔心,畢竟有漢朝的例子在那裡擺著,雖然他貌似狠厲之處不及漢武帝多矣,但只要他坐在那個位子上,便誰也不會小看他,不會小看他的帝王之心……
李治長舒了一口氣,這回總算是能躺踏實了,睏倦之意頓時湧了上來,摟著永寧就想睡過去,卻不想又被永寧用力地搖醒。
“你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了?哪裡就好歇在我這裡?”永寧倒也不是不心疼李治,但是這些天他們倆好容易才從“專寵”的風頭浪尖上退下來,實在不好再落個“寵妾滅妻”、“不遵祖制”的名聲,所以雖然心疼,卻還是招呼了人服侍著睡眼朦朧的李治去了太子妃那裡。
結果這個新年過得確實是熱鬧非凡,李世民除夕夜對李治說的那些話,果然不是一時興起,這位皇帝陛下在初一祭天之後,便拉了幾個近臣,興高采烈地說起了分封之事,結果大過年的硬是把幾個人給說得面色如土,回去就告了病。
李世民初時並沒有意識到這幾個人怎麼就忽然一起病了,後來在李治若有似無的點醒下,才明白過來。然後皇帝陛下爽聲大笑了一通之後,派了李治這位太子殿下,挨家挨戶的去慰問安撫,讓他務必讓這些“功臣”們明白,他們“父子”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封賞,絕對沒有什麼試探之意,更不用操心什麼後代子孫的事,皇帝陛下很自信地認為能與這幫功臣愛將們同譜一曲善始善終的君臣讚歌……
當接受了任務的李治苦著一張臉來見永寧的時候,永寧也不免被李世民的“異想天開”給囧到了。她萬沒想到李世民如今已經腦抽到這種地步之餘,也有些想知道到底是誰又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