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皮的毛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前車之鑑,大明天子錄,俏皮的毛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定了主意,也確定了新君人選,接下來便是要服其他大臣,以及雖然沒有什麼權勢,但卻可一言廢立皇帝的太后孫太后點頭答應才校

早在皇帝朱祁鎮聽信大太監王振的話,率軍親征之前,就已經安排待他親征之後,國家大事由郕王監國負責處理。而關係到宗廟社稷的事情,則由太后,也就是皇帝的母親孫太后負責拿主意,可以一言而決。

這也是為了限制朱祁鈺的權利,防止他做大,到時候尾大不掉的原因。

因此,只要孫太后點頭,皇帝的廢立便會很快的進行下去。

這也是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的,搬起石頭砸的確實自己。

孫太后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哪怕如今他歸為皇太后,權傾下,眼界認知都發生了巨大得變化,很多東西也是沒有改變的,野心以及對權利的慾望自然也沒有出現在她的身上,垂簾親政這種事情她也並不想做,只希望過平靜安逸的生活。

呂后,慈禧這個的女強人,甚至武則這種掌控下人生死的帝王都不是她想要的。不然,九歲登基的朱祁鎮這個時候能不能親政都是一個問題。

所以,當土木堡大敗,皇帝被俘,需要另立新君的時候,孫太后雖然心中百般不願,也不得不考慮江山社稷的問題,面對眾大臣廢立君王的請求,孫太后也是贊同的。

但是,關於新君這個問題上,孫太后的想法和以王直於謙為首的眾多大臣出現了偏差。

不止孫太后,錢皇后以及很多大臣都希望擁力被俘皇帝長子,三歲的朱見深為新君,繼承皇位。

因為根據祖制朱見深乃是朱祁鎮長子,繼承皇位順理成章。

但是以于謙,王直為主的一些主戰派大臣卻並不認同,他們已經認可了監國郕王,理由自然也很充分,郕王朱祁鈺的年歲和正統皇帝相差不多,已經成年,且還是皇帝欽旨的監國,處置國事井井有條,很有章法。在此危難關頭,繼承大統,更有利於讓國家儘快的平穩度過難關。

支援朱見深繼位的大臣們自是一力反對,就連孫太后也不認同,認為此意違背祖宗定製,不合祖規。

況且皇帝雖然被俘,皇帝長子尚在。至於朱見深年少,眾大臣輔佐,如同正統皇帝繼位時一般,同樣可校

“值此主少國疑,至此危機時刻,郕王繼承大位乃是民心所向,若是皇子繼位不能服眾,一些需要皇帝出面的事情未必能夠做好。且當也先脅迫太上皇時,新君面對太上皇時又該如何自處。是顧忌父子之情,拱手葬送我大明江山基業,還是背上不孝之名,被人口誅筆伐,傳講出去,豈非讓我大明難堪?!!!!!”

面對眾饒責問,反對,于謙排眾而出,怒視眾人,口出如刀,讓眾人無言以對。

最終太后點頭,認同朱祁鈺繼承大位,登基稱帝。

但是有個條件,孫太后不顧哭泣的錢皇后,以及眾多大臣的苦苦哀求,衝著于謙等喜怒不可控的眾大臣道:“郕王登基,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祖宗基業,哀家可以認同,但是郕王登基之後必須下旨立見深為皇太子,日後還政於見深!”

對此,眾人雖然有心拒絕,卻也知道這是太后的唯一條件,不答應,則新君不能立,社稷動盪就不能儘快改變。於是,于謙大膽應允,答應了下來,至於如何給朱祁鈺解釋,那都是後話了。

這是眾饒妥協。

於是,在此危難時刻,監國郕王被擁力成為新君,繼承大統,統御大明江山社稷。

皇帝登基需要準備,但是眼前需要解決的還是目前所需要面臨的危局,瓦剌大軍挾持正統皇帝扣關,京師危機,處處都需要快速解決。

一直沒有開口的朱祁鈺站了起來,他目光一掃下面的大臣,正聲道:“眾卿,土木堡一戰,皇上成了也先的俘虜,且也先大軍並未撤軍,京師危機未結,對於也先的要挾,本王自是已祖宗基業為主,但也不會放棄救回皇上。

眾茹頭,對此表示認同,便是那些心存不滿,想要立刻救朱祁鎮回來的文武官員也知道不可能,也逐漸安靜了下來。

見此,朱祁鈺繼續道:“當務之急是怎麼打退也先大軍,確保京師安全,此乃我們目前的當務之急!”

土木堡大敗之後,大明二十萬精銳損失殆盡,即便是有逃回來的也都被嚇破哩,毫無再戰之力。而京師附近雖軍隊也不少,但大多都是老弱病殘,根本就不可能是瓦剌大軍的對手!

如何解眼前燃眉之急成了即將登基的新朝的第一個難題。

一時間,朝堂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