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皮的毛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章 佈局,大明天子錄,俏皮的毛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了想,朱祁鈺試探性的問道:“孔聖人曾言有教無類,作為孔子的後人,不能只不做,深居曲阜不出。孔子也曾周遊列國方才集下學問於一家,如今孔子家族作為孔子後人,教書育人責無旁貸。而且,不定君子六藝孔氏後人不曾斷絕。”
眾人不明所以,有些人則是皺著眉頭,繼續等著朱祁鈺的下文。
“我大明雖文風鼎盛,學子如雲,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依然沒有學堂先生。曲阜孔氏世受皇恩,且是孔子後人,當擔此重任。”
一番鋪墊,朱祁鈺這個時候露出了獠牙:“朕提議孔氏後人分出五支前往蜀,滇,閔,粵以及遼東等地傳授聖人之言,君子六藝,教化萬民!”
話音未落,滿朝譁然!
“這是要拿孔子後人開刀嗎?”于謙嘴角扯了扯,最終沒有開口反對和拒絕。
“皇上、、、、、、!”
看到有人急匆匆的站出來反對,朱祁鈺冷笑道:“怎麼,是想勸朕收回成命。孔子身為聖人,都有教無類,周遊列國以傳播學。身為孔子後人,世代深受皇恩,卻只知道屈身曲阜,不思傳教學問,教化百姓。朕只不過是讓他們派遣一些族人趕赴全國各地傳播孔子學,難道這種於孔聖大有好處的事情你也要反對。”
那個官員臉色漲紅,默然退下。
“藉口找的好!”
在場的大臣就是有心反對也無從下口。
對於曲阜孔氏,朱祁鈺心中的不滿可是由來已久。
其他的不大家也都明白;
眾所周知,孔子的儒家學自漢以後歷朝歷代都被封為正宗,備受推崇。
為了尊孔,從西漢開始,首次將孔子的後裔封為世襲的奉祀官。到了宋朝又被封為衍聖公,世襲罔替。
從漢朝開始,曲阜孔氏便一直延續,不曾間斷,地位堪比皇帝還牢固,隨著歷朝歷代的不斷加封。曲阜孔氏嫣然成了千年世家,在曲阜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有且有著自己的宮殿,廟宇,畝產等,其規模和享受也是僅次於皇帝。
而在曲阜孔氏儼然就是土皇帝,這裡的官員任免朝廷都插不上手,全是孔氏在控制。
甚至整個曲阜的稅收也全部都交給孔府而不是朝廷。
可以,孔府就是一個大朝廷中的朝廷,而且地位穩健,只要歷朝歷代尊崇漢文化,孔府的地位就會一直延續下去,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家族。
對於這種過分神話,卻不事生產,如同寄生蟲一樣的家族,而且為了延續所作所為更是為人不齒。
但是這滿下的讀書人都視孔府為聖地,朱祁鈺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輕易不能動它。不過,抽絲剝繭般慢慢的削弱孔府的實力,逐步瓦加倒是可以試試。
藉著這次機會,朱祁鈺第一次向以往歷朝歷代都無人敢動的孔府開鄰一刀。
“傳旨衍聖公、、、、、、!”
見再無人站出來反對,朱祁鈺朗聲道:“為傳播中原文化,恢復君子六藝,教化百姓萬民,令衍聖公從孔子後人中抽出五支各二千人分散前往蜀,滇,閔,粵以及遼東宣揚中原文化,孔子學。”
“另,抽調曲阜孔氏後人未婚男女各兩千人前往京師,入京師南北大營于軍中宣揚教授文化學識,有教無類。”
這哪是傳播文化,這分明就是釜底抽薪,要滅孔府啊!
可是眾人能什麼,朱祁鈺開口閉口不離傳播孔子學術,教化萬民,這種高大上的口號誰敢反對,誰絕對第一個倒黴。
不別的,就是一向有特殊地位的孔府也無法反駁,不敢反抗這種理由。
“是不是人數太多了些,孔府弟子人員不多,一下子抽調如此之多,恐怕就是孔府都無能為力。”輔政大臣何文淵有些不忍的道;
“孔子後人傳世近千年,直系旁系早已人口無算,從中抽取一些有學問的弟子問題還是不大的。”左都御史李實冷哼道;
見此,在沒有人開口。
朱祁鈺笑笑,道:“告訴衍聖公,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不要懈怠,自收到旨意起就籌備起來。待到來年過了春耕農忙就開始啟程。如有延誤或是敷衍了事,即便是孔子後人朕也要重責。”
這是定流調了,看來這次孔府是要遭大難了。在場的大臣們心裡對孔府默哀三秒鐘。
對於孔子,在場的諸位大臣或許還會有所顧忌,畢竟要扯虎皮嘛!一些不利的言論即便是皇帝也要出來堅決抵抗。可是孔府代表不了孔子。甚至在場的一些大臣們看來,孔府不過是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