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部分,盛唐夜唱,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人;自稱乃是大唐官員武將——莫非大唐在沉寂了許久之後;終於又將目標對準了東北
“不是說……土蕃人纏住了大唐;大唐抽不出兵力來嘛……”喃喃自語了聲;恐懼讓高松不得不慎重:“既是如此……鉗牟丁”
他身邊一個著漢人服飾之人聞言出來:“明公;我在這裡”
“你最懂唐人;你說說看;唐人是不是真的要打過來?”
若大唐真舉國來攻;莫說遼東這四散之地;就是新羅、渤海兩國聯手只怕也是抵擋不住。
“不可能;明公方才不是說了麼;土蕃人在西;大唐忙著與其糾纏;而且北邊還有突厥人的殘部;他們不可能抽調全國之力來。”
“都裡那邊的唐人……是怎麼一回事?”
“料想應當是登州或者萊州的邊將;想要立功;故此渡海而來。”
“若真如此;那倒好了;高寶晟那個蠢貨;無端去招惹唐人;否則有他在;至少能打聽得些詳細的訊息……”
卻是高寶晟沒有將葉暢那區區幾十人放在眼中;以為自己便能解決;故此沒有報與青泥浦這邊。然後葉暢以雷霆之勢掃了高家;連個零星漏網的都沒有;待青泥浦得到訊息;都裡的情形已定;高松不知葉暢深淺;便又唆使崴子寨去攻。
不曾想崴子寨的人尚未攻到都裡;自己老巢先給葉暢遣南霽雲急襲給端了;再以其家人相威脅;迫使青壯不得不投降。如今崴子寨與周邊另外三個寨子;盡皆被葉暢破寨;所有人口;全都遷到了都裡。
“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弄明白;是不是唐人又要大舉返回了”高松看著這個部下:“你最通漢學;便由你為我的使者;去都裡一趟;明裡只說奉承大唐官使;暗裡打探他的虛實;究竟來了多少人馬;是哪路將領領軍;其人是貪鄙還是清廉;都得探明來”
鉗牟丁應了一聲;看了周圍一眼;確實;高松喜用高句麗人;故此身邊沒有什麼合適的漢人幕僚;唯有他因為與新羅的關係不一般;反倒是最精通漢學的。比如說;高松自稱青泥浦令;別的人便用令長、縣令、主人之類的稱呼呼他;還有於脆用高句麗的酋長名稱呼的;唯有鉗牟丁;卻依著漢人稱縣令的尊稱;呼之明府。
“事不宜遲;小人這就出發;不過;明公;小人既是前去奉承;須得備用一些禮物。”
高松有些肉疼地吸了口氣:“好吧好吧;那百年份的老參;你帶一棵去;還有皮貨什麼的……對了;上回收到的那張白虎皮;給他送去。”
“主人也太大方了;不過就是一個唐臣;那白虎皮;就是獻給唐朝的可汗都足夠了。”
“正是;正是;不如獻與渤海王;請渤海王支援我等”
底下一片反對之聲;鉗牟丁卻是明白高松的意思:“明公果然有謀略;此乃漢人強秦滅蜀之計也”
其餘人都一頭霧水地看著他;那高松也是眨巴著眼睛;臉上卻是自負的神情。
“當初秦國欲滅蜀國;便送厚禮與之。”鉗牟丁對此亦是一知半解;不過眾人的神情;還是讓他暗喜:“諸位;平日裡我就說過;漢學之中;有大智慧;要大夥與我一起習漢學;否則明公計策用意;諸位都不知曉;自然會出聲反對。”
“咳咳……此話以後再說;鉗牟丁;你速去速回;休要耽擱。”
鉗牟丁依言而出;他從青泥浦來;自然選擇乘船;藉著洋流;只用了一天的功夫;便到了都裡。不過;讓他驚訝的是;進入港區的那水道南邊;樹起了一塊新的石碑;石碑上的文字卻是“旅順”二字。
鉗牟丁認識這兩個字;也能猜出這兩字的含義;不過為何會在這裡樹起這座碑;他就完全不知了。
當他的船在都裡靠岸時;發覺往常嘈雜的都里港如今卻很安靜;除了一隊人執武器等著之外;街上幾無行人。在他登岸之後;立刻有人迎上來:“爾等何人;來此何為?”
“某乃平郭縣令高公所遣;前來拜謁朝廷天使者;還請通稟一聲。”
“平郭縣?那是哪兒?”有個巡邏兵士訝然問道。
“便是青泥浦。”鉗牟丁嘖了一聲:“前燕之時;名為平郭;如今雖是羈糜州縣;未曾正式定名……”
“好了好了;什麼前燕後燕;我等只知道大唐大漢。”那人打斷了鉗牟丁的賣弄:“你要見守捉將軍?那要去旅順;咱們這邊;只有南將軍在”
“南將軍?”
“正是。”
鉗牟丁聽說是位將軍;便想先見一見探聽一下虛實;便拱手:“那好;我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