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部分,盛唐夜唱,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論;說來說去;都是在嘲弄王準。王準原本就痛得幾欲昏覺;再聽得這些譏嘲諷刺;血直貫上腦;啊的一聲叫;整個人便倒了下去。
葉暢冷冷看著他;見不是作偽;當下召來城門守官:“某不為難你;派人通知這廝之父;讓他來領人;若是不服;只管去聖人面前告我狀就是。”
那城門守官哪敢不依;愁眉苦臉地應了一聲;葉暢又叫來那車主:“長安城你暫時呆不得了;先去異鄉投奔;若是沒有親朋;便到遼東去。”
那車主忙行禮道謝;他方才雖然搬出安東商會;實際上只是安東商會的外圍;家裡買了一輛大車負責從洛陽往長安拉貨罷了;根本不曾與葉暢打過交道;如今得了葉暢一句話;倒算是因禍得福;回去之後;立刻收拾家當;離開長安;往遼東去了。
葉暢完成首尾;他也不等王真的來尋他;徑直離開趕往城外。他卻不知;他在城門前的作為;卻都看在一個人的眼中。
杜甫便在人群裡;默默看著葉暢。
“不愧是葉暢;大唐柱石之臣;愛民如子;摧折權貴;若我大唐之臣;個個都如同他一般;哪裡還有什麼爭端”他身邊一人嘆息著稱讚道。
“正是;難怪詩家天子王昌齡、謫仙人李太白等;都願意為他效力;這般人物;當真可謂當世英雄”
“子美兄;你既鬱郁不得志;朝廷當政;都不重你才學;何不跟隨葉十一;去邊疆立功;也能如李太白一般;為一城郡守;甚至如高適;獨當一面……以往聽聞你與葉十一有交情;為何不去?”
聽到這裡;杜甫勉強一笑:“某才器皆不如高、李;是無一用;不敢獻醜。某與葉十一也談不上什麼交情;當初有數面之緣罷了……如今並無熱鬧可看了;兄臺何不走?”
“哈哈;說的是;該走了……以往李林甫為相;賢能不進;如今李某去相;陳公當政;必能改弦更張。與其跟著葉暢去邊關寒暑之地受罪;博取那微不足道的功名;倒不如先去陳公那裡拜謁。陳公囊中正缺人;以子美兄之才;必能得用”
杜甫心中對這些話不以為然;以前他也認為;為京官方是美事;可是如今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在邊疆上立下功勞;他卻仍然在長安城中中蹉跎;為了一個微末大小的京官;不得不奔走於朱門權貴府前;而朋友們來的信件中;卻多談自己在邊關上如何意氣風發。
與那些朋友相比;現在身邊這些人;當真是不知鴻鵠之志的燕鵲。
更何況;還有一個葉暢可以為榜樣呢。武則開邊一方;使群夷不敢正眼視之;文則撫育一地;使百姓盡皆敬如父母……
當到了陳希烈門前時;杜甫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
陳希烈與高適、杜甫等也有往來;只是此前陳希烈在李林甫壓力之下;根本無法安插合適的官職。
此次來見;也不過是在陳希烈面前晃晃;提醒他不要貴人多忘事。陳希烈如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多年壓在頭上的大山一朝搬開;自然是興奮不已。不過他雖然是來與眾人相會;便是這短短的時間內;有十餘批人來尋他;有公文要他簽發的;有大事要他決斷的;還有上門於謁的、前來投效的;眾人就見他忙得團團轉;往往一句話沒說完便要起身辦事;到得後來;便只有告辭而去。
但當他們到得門口時;卻看到一人;怒氣衝衝;大步而來。
杜甫雖然尚無官身;但寓居長安久矣;認識的人不少;這位王;這兩年也可以說是炙手可熱;天子在扶楊釗拱走李林甫的同時;隱隱也有要用王等人牽制楊釗的意思。
他這個時候來……想必與城門前發生的事情有關吧?
第一卷誰乘星槎破虛空 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
杜甫藏了個心眼;出了陳希烈府之後;沒有急著離開;找了個藉口與同伴分手後;獨自守在陳希烈府前。過了一會兒;便見王又怒氣衝衝出來;在上馬車時;還喝罵了一聲車伕。
杜甫猶豫了會兒;然後又到了陳希烈門前;那門人認識他;笑著道:“杜郎君怎麼又來了?”
門人話語甚是不恭;杜甫卻只有忍氣吞聲;拱手道:“方才見王大夫怒氣衝衝出來;有些好奇;莫非王大夫與相公不睦?”
那門人是個饒舌的;杜甫又藉著拱手機會;將一小吊錢塞入他手中;門人便笑道:“杜郎君有心了……不是與相公不睦;我聽得似乎是在咒罵葉暢;據說葉暢打斷了他兒子的腿。”
“那他跑到陳相公這邊來發什麼怒”杜甫佯作生氣:“當真是不知所謂
“那還用問;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