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舉賢不避親,自己風華並茂的親兒子。 舉賢不避仇,那個老得沒有幾年可活的仇人。 故事背景卻是祁溪即將老死,晉悼公讓推薦一名接任“中軍尉”的人選,祁溪給晉悼公推薦的便是上面兩人了。 當然,作為“舉賢不避親仇”的主角,祁溪在現代是作為正面的角色被宣傳,語文書上有其名。 晉國從來都不缺乏野心勃勃的人,無論魏錡、趙旃、祁溪、等等同時代的人,他們只是其中的一批而已。 進入宮城範圍內的樓令可算是看到磚石與瓦片,磚是一種青磚,它被鋪在主道路上面;建築物卻是大量使用夯土牆與木材,極個別的建築物底部才看到青磚;瓦片集中在一些大殿的屋頂,其餘建築物的屋頂其實也是茅草,並非每一座建築物都用瓦片遮頂。 “沒有飛簷,看不到祥瑞之獸,後世的很多建築格局,現在還沒有出現啊……” “至少看到了青磚與瓦片,要不然還以為是穿越到了夏朝或商朝早期呢。” “用青磚鋪這一條長度約五百米的道路,應該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情了吧?” 以後會有一句俗語,叫:秦磚漢瓦。 之所以有“秦磚漢瓦”這句俗語,不是說秦代才有磚,或者漢代才出現瓦。 其實,那句話的核心是,先秦會在青磚上搞藝術,例如雕刻動物或人物形象,漢代則是在瓦片上搞藝術。 春秋時代當然已經有磚塊與瓦片,只不過礙於生產力和審美的關係,真的不是什麼建築物都大量使用磚石和瓦片。 來到青磚路的盡頭,有幾個身穿常服的人站在原地,他們像是已經久候多時了。 “誰是‘樓’地的令?”韓厥問話的同時,眼睛其實就是注視著樓令了。 郤錡轉頭看向樓令,示意搭話。 “我便是。”樓令說著,邁腿向前踏了一小步。 “韓司馬。”郤錡也不知道是單純敦促,還是給樓令介紹。 韓厥是誰?他的公職是司馬,身份則是韓氏的宗子。 司馬這個官職在晉國已經遭到弱化,一些諸侯國卻是武官第一人,在晉國“司馬”的地位低於卿大夫,高於其它官職。 “錡大夫到偏殿休息,我領令去謁見君上。”韓厥在公職上比郤錡高了許多,雙方的家族也都是大家族,地位方面屬於平等。 可能是因為雙方身份對等的關係,郤錡倒是不再冷著一張臉,微微頷首再看樓令一眼,跟著一名寺人身後走了。 “跟我來。”韓厥倒是臉上時刻帶著微笑,估計是與平時的為人有關,並非是刻意釋放善意之類。 要進入大殿還要沿著階梯向上,多少道階梯不清楚,中間存在一個較大的平臺,到了最頂上才是大殿入口處。 “很多影視作品中,宮殿之類都是在高臺上修築。這是為了什麼呢?”樓令還有心思想這個。 又能夠是為了什麼,一來是修築地基的需要,再來就是防止動不動就室內漫水。 到了最上面的平臺,左右兩邊都是長廊,對準臺階方位的則是大殿的出入口。 殿內的光線比較昏暗。 樓令向內看去的時候,模模糊糊看到大殿兩側坐著不少人,有兩人則是站在走道正中間彙報著什麼。 “你先候著。”韓厥吩咐了樓令一句,自己則是進入殿內。 樓令猜測裡面應該是在進行朝會。 然而,春秋時代的各個諸侯國並沒有固定時間舉行朝會的習慣,只有發生大事之後,國君才會臨時召集眾貴族進行商議,一般越大的事情參與商議的人數越少,反倒是人數多的大會只進行一些無關緊要的會議。 樓令轉身向下看去,能夠看到宮城之內的大範圍空間,甚至還能夠看到宮城之外的一座座屋頂。 大約是過了兩刻鐘左右,大殿內出來一名寺人。 “這位便是來自‘樓’地的令吧?請隨我來。”寺人笑眯眯地說道。 寺人就是被閹割之後在宮城當值的人,他們在很久之後被統一稱呼為太監,可是當前太監可不能隨便喊。 宦官也分等級,太監在很長時間裡就是宮廷大總管,其餘閹人根本與之無法比較。 先秦時期,太監之下便是各種“令”,例如到了秦一統時期的“中車府令”。 另外,先秦時代那會,在宮城內當值的雄性,排除掉各種侍衛或宮衛之外,真的不一定就是閹人,可能也是君主的親戚或心腹,比如趙高就不是閹人。 關於趙高是不是閹人,反正《史記》裡面記載的趙高就不是閹人。 再則,很多相關的典籍也明確展示了一點,一直到西漢之後才規定宦官必須為閹人。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必須閹割,才能夠在宮中當宦官的要求。 之所以後面的人都認為趙高是閹人,無非就是受到影視作品的誤導。這個跟《三國演義》太過於深入人心,結果正史反倒沒有多少人在意,很多人拿演義故事當正史的錯誤是一樣的。 樓令:“……”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氣挑燈

老酒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