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最好的壞結果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9章 最好的壞結果,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就是……,下軍將認為短時間內無法攻滅鄭國?”士匄說道。
樓令這才意識到士匄是什麼意思,說道:“佔領鄭國的城池,跟完全滅掉鄭國的國祚,情況是不一樣的。”
“鄭國目前失去了六成的城池,我們還有餘力攻打,宋軍和衛軍正在攻打,沒有可能滅掉鄭國?”士匄問道。
該怎麼說呢?
一開始是鄭國君臣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等他們反應過來已經無法逆轉形勢了。
隨著鄭國北部和西部先後被晉軍所控制,並且大量的鄭國貴族轉換國籍,註定只要晉國不衰弱到一定的程度,改換旗幟的城池很難再歸鄭國所有。
晉國可以佔領鄭國的城池,哪怕佔得只剩下一座“新鄭”留給鄭國君臣,以歷史階段而言卻是不能夠將鄭國給滅了。
說白了就是性質上的根本區別。
那就好比如爆發了衝突之後,打得一個瀕死和徹底打死,量刑上一定是存在不同的。
什麼歷史階段?
距離上一次的大兼併時代已經過去一百來年,也就是一百多年之內沒有周王室的分封國亡於諸侯互相兼併。
考慮到中原列國還不夠弱小,楚國也不是徹底失去翻身的可能性,樓令認為晉國在當前階段可以大肆佔領並控制他國的城池,暫時還不到滅亡他國的時候。
“有鑑於牆高且厚,尤其是存在九道防禦鏈,想要攻克‘新鄭’的話,至少需要十萬大軍圍攻,並且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樓令說道。
士匄咋舌:“這麼難打!?”
長期在夾縫中左搖右擺的鄭國,他們耗費了數十年的時間一再加強“新鄭”的防禦,導致“新鄭”真的很難被攻克。
“‘新鄭’不好打。”郤錡說道。
連心高氣傲的郤錡都那麼說,誰還能說什麼?
在座都有進入“新鄭”的經歷,親眼見識過“新鄭”的防禦之變態,稍微回憶一下就能夠知道想攻下“新鄭”的難度。
有人知道“新鄭”難打,還提問到底好不好打,無非就是心態飄了而已。
樓令覺得有必要再次統一共識,說道:“我們能夠對鄭國做到當前這份上沒有遭到輿論攻擊,相信大家知道是為什麼。”
中行偃笑著說道:“鄭國自絕於天下罷了。”
所以,樓令為什麼會敢拿鄭國開刀?不正是鄭國的名聲極度差勁,遭到欺負也不會有多少人能夠找到恰當的理由為之開脫嘛。
但凡鄭國的名聲不是差到那種程度,樓令想要引導晉國展開兼併戰爭,能夠合理下手的物件只能是秦國。
論名聲,秦國自從跟白翟結成平等盟友,一下子讓諸侯覺得跌份,很乾脆將秦國開除出諸夏國籍了。
另外,晉國是公認的天下霸主,有實力給秦國定性,謊話只要說一千遍就能夠成為真理。
列國與秦國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他們不會幫秦國說話,再因為秦國乾得很多事情不地道,秦國在其他國家是什麼名聲不難猜測。
鄭國成了最慘的哪個國家,純粹就是他們撞上了時局。
更妙的事情是鄭國不止將晉國和楚國得罪狠了,他們還跟宋國、衛國和曹國都有領土糾紛。
以前是晉國或楚國再怎麼痛恨鄭國,礙於晉國和楚國的實力看似差距不大,兩邊都需要對鄭國進行忍耐。
時間來到當下,晉國已經與楚國拉開實力的差距,變成可以對鄭國下狠手了。
楚國元氣大傷之下,他們即便是爭取到某些國家的支援,少了宋國和衛國,能夠拉攏到齊國和魯國,一樣難以扭轉實力上的差距。
到現在,一旦齊國和魯國願意站到楚國一邊,只要晉國不爆發內亂,楚國、齊國、魯國的下場就是成為互相的墊背。
齊國和魯國的君臣腦子多麼不正常,敢在這個時候站到楚國那一邊?他們即便想幫助楚國也只敢偷偷摸摸。
新近結束的“楊梁之戰”不止是楚國損失慘重,參戰列國的損失都很大。
等於說,當前的形勢之下,面對鄭國遭到晉國聯合宋國、衛國進行瓜分,其餘國家想做什麼都有心無力。
隨著楚國元氣大傷,包括齊國和魯國在內,理智的君臣該思考的事情是怎麼討好晉國。
或許楚國已經在思考怎麼緩和跟晉國的關係,很快就會有實際的行動。
“寡人是不是能夠理解為,下軍將認為將戰爭繼續拖下去?”晉君周問道。
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