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攻城進行時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5章 攻城進行時,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樓令並沒有設定主攻方向,也就是攻城初期沒有佯攻,哪一面的攻擊都是主攻,又會因為兵力數量一樣搞得都像是在佯攻。
當然,不可能是四面的四萬大軍全部一擁而上,該有的攻擊梯隊總要規劃出來。
發起衝鋒的攻城部隊,跑在最前面的是合力扛著梯子奔跑的隊伍。
因為“湛板”的城牆高約六米,打造梯子自然是要略長一些,梯子分為全木、全竹或木竹混合,需要由六個人來合力扛著跑。
有一個軍事常識,冷兵器時代的攻城部隊,一定是按照城牆的高低來打造攻城器械。原因是每一座城牆的高度都不一樣。
要是打造只能搭在七米或五米城牆高度的梯子,結果要攻打的城池是有六米高的城牆,可不就尷尬了嗎?
所以了,事先不知道要攻打的城池,它的城牆高度,肯定到了地方進行目測,再臨時打造一應的攻城器械。
“沒有護城河。”樓小白自然也是隨行南下了。
樓令頷首說道:“當前的城牆主要是用來防止野獸亂竄,以及對內進行管控,沒有太注重防禦設施。”
事實正是那樣。
人類在聚居點外圍設定圍牆,一開始就是為了防止野獸在聚居點自由出入,真不是建造起來抵擋同為人類的入侵者。
從各種籬笆牆演變到欄柵,再從欄柵進化到土牆,土牆又增強為厚厚的夯土城牆,到後面有條件就會挖一條護城河,實施建造甕城之類,城牆上也會部署各種防禦器械了。
在當下,城牆就是加厚的夯土牆,說明已經進入到依託城牆實施防禦的階段,只是城池攻防戰發生的次數不多,沒有人絞盡腦汁設計更多的城防設施或攻城器械。
“歷史上是因為墨翟和公輸班展開意氣之爭,各種攻城器械和城防裝置才湧現,後人也開始動腦子進行各種設計創新了。”樓令心想。
知道哪個朝代的城防設施湧現最多嗎?沒有錯,正是在兩慫。
趙慫絕大多數時候在野戰上幾乎打不過各種敵軍,打贏了殲敵數量也是極其有限,自然是要挖空心思構思城防設施,連火藥武器這種更適合用來攻擊的武器都被拿來用作防禦。
那麼,趙慫為什麼野戰實力那麼差勁?不是單純因為缺乏戰馬,也不是軍隊的素質差勁到離譜的程度,跟中樞喜歡玩遠端微操的關係最大。
事先安排陣圖,派人實施監督,加上中樞在沒有即時通訊條件下喜歡玩遠端微操,什麼將領可以在這種條件下打贏野戰啊?
這也就造成一種現象,兩慫期間只有敢於違逆中樞的將領,他們才有可能在野戰獲勝。
慫軍在攻城和守城上有充足的經驗。
春秋時期各國的軍隊則是相反,有著絕對充足的野戰經驗,怎麼攻城或守城則是要臨時摸索了。
展開攻城的聯軍,他們抵近到距離城牆約八十米,開始有弓箭手朝城頭的守軍射箭。
一直到聯軍衝到距離城牆不到七十米,城牆上的楚軍弓箭手才開始放箭。
明明站在城牆上佔據高度優勢,怎麼是楚軍弓箭手處在後手呢?
“還是竹弓。”樓小白比較納罕地說道:“爭霸戰爭打了數十年,楚軍一再在遠端武器上吃虧,他們為什麼就是不改。”
楚國並不是無法制作出木弓。
正如樓小白所說,楚軍面對多數使用木弓的晉軍一再吃虧,可是楚國仍舊死抱著竹弓不放。
樓令起初也在困惑那一點,身居高位之後明白怎麼回事了。
“達官貴人用的不是竹弓。”樓令說出答案。
楚國已經演變成為有自己特色的文明,各個家族擁有部曲,只是部曲又區分出家養和散養。
家養的部曲,吃喝用度包括武裝是由家族進行。
散養的部曲,他們倒是自行武裝,只不過戰時的後勤仍是家族來提供,包括弓損壞之後更換和箭矢的補充。
看制度的話,楚國走在了列國前面,也就是提前實現後勤一體化。
非常要命的地方在於,一旦家族捨不得投入,軍隊的裝備不免要往省錢的道路狂奔。
現在知道楚軍為什麼屢次吃虧,還一直在使用竹弓了吧?
竹弓張力比木弓低是一定的事情,射程遠了會讓箭矢變得比較飄,殺傷力上面更弱也是一定的事情,需要足夠近的距離才能發揮出致命的殺傷力。
這就是為什麼楚軍弓箭手佔據高度優勢,結果是聯軍的弓箭手率先射箭。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