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封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章 七大商賈沒憋好屁 嵬名元詹去而復返,穿越梟雄,佛之封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文正單手四個手指在桌面上有節奏的敲擊出戰馬奔騰的聲音:“此子背後是皇帝,我們這樣對付他合適嗎?” “皇帝也僅僅是利用他而已,要不然也不會讓他出使兩國去送死了!”李文生翹著嘴道。 眾人下定決心:“好,就讓他這個土包子知道知道什麼叫做商人。也讓他知道知道生意應該怎麼做?” …… 汴京城內白記糧行、楊記糧行、蘇記糧行等七大商賈的所有糧行在短短的幾天內價格翻升一倍,街頭巷尾陷入一片譁然。 “這糧價怎麼漲得這麼快?簡直是瘋了!”一位老人拄著柺杖,憤憤不平地說。 “就是啊,我們這些老百姓還怎麼活啊!”另一箇中年男子附和。 “聽說災區的糧食收成不好,這才導致糧價上漲。”一個婦人插話。 “那朝廷也應該想辦法控制一下啊,不能讓我們老百姓受苦啊!”有人不滿地抱怨著。 “我看是那些黑心商人趁機哄抬物價,賺昧良心的錢!”一個年輕人義憤填膺地說。 “可不是嘛,他們根本不顧我們的死活!”周圍的人紛紛附和。 “唉,這日子可怎麼過啊……”人們無奈地嘆息著,紛紛議論著這飛漲的糧價,期盼著官府能儘快採取措施,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大夏朝會上,朝臣們一片死寂。 延平帝高坐龍椅子上,詢問著滿朝臣子:“各位愛卿,如今京城糧價飛漲,百姓苦不堪言。各位愛卿,有何良策?” 滿朝文武皆無言以對。 此時右相潘美出言:“陛下應開國庫放糧,以平抑物價!” 此時一向愛惜百姓的左相方道遠卻出言反駁:“陛下,國庫存糧乃朝廷之根本,不可輕動!還是朝廷出資五十萬兩白銀,一邊向周邊城市調集糧食,一邊加大購買力度為宜。” 一時間朝臣們都有點恍惚了。因為一向從不關心百姓疾苦,只關心拉幫結派的右相潘美今天表現的格外的愛民。相反,一向以愛民著稱的左向方道遠,今天卻出了火上澆油的爛主意。 延平帝坐在龍椅上很是無助。在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他一向是比較倚重左相方道遠的。而今方道遠的諫言讓他非常的失望! “方愛卿,朕記得你一向愛民如子,非常瞭解百姓疾苦。如今京城缺糧,如果從周邊調糧必定遠水解不了近渴。如果朝廷出資加倍的採購糧糧食必然繼續導致糧價上漲。如此以來豈不如火上澆油一般!” 方道遠不急不慢的拿出一份奏摺:“陛下臣昨日就已擬好解決的方案,請陛下預覽。” 延平帝緊緊皺著眉頭,讓劉公公將奏章遞的上來。 開啟奏章,延平帝眼前一亮,忽而又面色陰沉。 假裝不得已宣佈:“朕決定採用左向方道遠之建議:一方面從朕的內帑中拿出五十萬兩白銀,加大市場採購力度;另一方面責令戶部迅速從周邊的城市向京城調集糧食。好了,今日早朝到此結束。退朝!” 滿朝文武一臉懵逼。 這京城糧價暴漲,如此大事陛下居然如此等閒待之! …… 嵬名元詹帶著使團風塵僕僕的回到大夏都城,只見各糧行門口都排起了隊,百姓叫苦不迭。 嵬名元詹拉住一個在排隊賣糧的中年人問道:“你能不能告訴我這裡發生了什麼事?” 中年人回答:“最近那個殺千刀的宋品,為了給大齊和大寧兩國籌集賠償的糧食,在京城大肆收購糧食,導致京城糧食緊張,現在糧價已經翻了一倍多了,還在漲價中。” 嵬名元詹一聽是因為籌集賠償才如此,心中大喜。 這意味著大夏在積極準備賠償,此前的銀兩籌集已經夠數,自己半個月不在這裡已經開始籌集糧食了,定然是已經準備好了其他物資了。 “此行,看來是不虛此行了!”嵬名元詹高興的自言自語。 高高興興的就向著大夏館驛而去。 與此同時,西北鏢局少鏢頭丁克祥將一尊琉璃天狼送回了右相潘美府上。 潘仁接待了丁克祥。 “敢問鏢頭,你這趟鏢是何人所託?” 丁克祥拱手回答:“託鏢之人是孔元良,彼時孔將軍已經身受重傷。他還有一句話讓我帶給相爺。” “不知鏢頭如何稱呼?”潘仁拱手相問。 丁克祥還禮:“某姓丁,乃西北鏢局少鏢頭。” 潘仁立馬追問:“是何話,還請少鏢頭直言相告!” 丁克祥:“孔將軍臨終遺言,我們三人對得起相爺的重託,雖然沒有完成交易,但拼死也會完璧歸趙的。” 潘仁激動的追問:“你是說託鏢之人已經死了?” 丁克祥長嘆一口氣:“在我們鏢局接下這趟鏢的時候,他就閉上了眼睛!” 潘仁口中喃喃:“義士呀,義士呀!” 丁克祥眼熟的拱手:“請相府能管事的人出來確認一下,我們這就回延州了。” 潘仁:“我是相府官家,我就可以。請將鏢單拿來,我這就給你籤回執” 丁克祥拿出鏢單雙手恭敬的交給潘仁。 潘仁簽收之後將鏢單交還。 丁克祥雙手無比尊重的接過鏢單,將鏢單塞進懷裡。 潘仁大喝一聲:“來人,賞這位少鏢頭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