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尋巴記,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捕捉點線索。

於是問道:“你們家住什麼地方?”

“就在坡後覃家村。”哥哥答道。

“你們在附近石壁上見過這樣的圖案嗎?”我將畫在筆記本上的老虎圖案遞給他們看。

“沒見過。”兩兄弟同時回答。

“你們家現在都有哪些人?”

“家裡頭只有爺爺和媽媽,爸爸在鎮上蓋房子。”

“可以到你們家去玩一會兒嗎?”我將希望寄託在他爺爺身上。

“可以,我們家好久沒去過客人啦!”弟弟又搶到了說話的機會。

“那牛怎麼辦呢?”

“栓在這兒就行了。”哥哥已經把牛繩系在了一根樹幹上,弟弟蹦蹦跳跳在前面領路。

小孩家坐落在一個背山臨溪的低坡上,房前有個曬壩,按風水學的角度來看算是個好位子。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堂屋和廂房居然是有翹簷的青磚瓦房,雖然已經很破舊,但可窺出主人家以前的光景並不錯。左邊廂房邊搭了個土坯做的牛欄和豬圈。堂屋外一婦女正在理包穀棒子,門內有一老爺子端著個煙桿砸吧著葉子菸。

“爺爺,大嬸,你們好,在您家坐坐可以嗎?”山裡人樸實,用不著轉彎抹角的客套話。

“稀客稀客,請都請不來的稀客,坐、坐。”連道三聲稀客,兩聲坐,足見他們家確是很久沒有遠客了,爺爺則咳了兩聲表示歡迎。

“秦大爺身體還好吧,您老多大年齡了?”我覺得主要突破口在這位老爺子身上,看他銀鬚飄飄、仙風道骨的樣子。

“還好還好,今年臘月滿八十二。”答話的卻是那農婦,老爺子又呵呵兩聲。

“你們家房子不錯嘛,在這裡風水算最好的。”在誇獎的同時想探出他們的家世。

“這房子還是解放前修的,已經破爛了。他祖祖(曾祖父)曾是這裡的教書先生,祖爺還中過舉人。”農婦的回答果如我願。“她爺爺……”

“咳咳。”爺爺不停地乾咳聲打斷了農婦的家譜介紹,可能有不好給外人講的地方,也可能是家道中落了不好意思。

“難怪你們家兩個小孩都聰明,說起來還是書香門第呢。”我適當的轉移話題。

“聽大娃子說你們是到龍橋河探洞的,還有外國人,哪些洞有啥探頭,又沒有金銀財寶。”老爺子終於發表看法。

“說不定有比金銀財寶還重要的東西。”我懶得跟他解釋,沒聽到“你們這些城裡人撐飽了找事幹”就不錯了。

“這個村子的人都姓秦嗎?跟秦始皇有關係沒有?”明知道這個問題很荒唐,但還是把這個包袱扔了出來。

“咳,咳,這個村子絕大多數人都姓覃,但不是秦始皇的秦,是西早覃。”老爺子有興趣搭腔了,語氣中露出有學問的樣子。

“夔城姓覃的很少,為什麼在你們這裡如此集中呢?”我覺得這其中可能有故事。

“以前還要多,是我們土家人的姓,自古以來就住在這一帶了,明清時候遷了很多外省人進來,已經不純正了。”老爺子話匣子似乎開啟了。

“土家族,跟古代巴人有什麼聯絡沒有?”我把話題往設計的道上引。

“土家族實際上就是巴人的後代,不只我們姓覃的,還有其他幾大姓。”老爺子居然是個飽學鴻儒。

“你們族過去有崇拜老虎的習慣嗎?”我的話題始終離不開老虎。

“剛好相反,我們祖祖輩輩都與老虎為敵。”解答沒有迎合我的假想,不免有些失望。

“那你知道天坑為什麼叫小寨嗎”

“不太清楚,據說那裡以前曾經建過寨子。”

“天坑以前還有過其他名稱嗎?”

“聽老祖先講,天坑很久以前其實是叫“巴王洞,據說曾經住過一個巴族酋長,不過這都只是一些傳說,不能全信的。”

“不對呀,天坑只是一個大坑,裡面雖有幾個溶洞,但都很小,不可能是酋長住的地方,叫巴王坑還差不多。”但是我馬上想起那些奇怪的兵器和屍骨,確實像是古代巴人居住過的地方,可是那地方怎麼能夠住下千軍萬馬呢。

“所以我說是傳說嘛,當不得真的。”老爺子再次宣告,怕我認為他在瞎編。

“附近還有什麼帶’巴’字的地名沒有?”

“現在好像沒有,明清以前就不太清楚了,據說那以後好多以前的老地名都改了。”

“還有據說天井峽最裡面有個深澗以前有老虎,好像叫白虎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