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部分,藥女晶晶,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持調到了長安寺去當長老,讓白塔寺的百名武僧還俗變成他的侍衛。”

李晶晶輕聲道:“這個小人精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可真是不得了,希望他以後別長偏了。”

在木思國去長安尋親入宮的這些天,隴北官府又做了一件大事,李晶晶派出自天水城府來的災民沿著金城二十里黃河兩岸邊種上了桃、梨樹。

定朝的人都知道種樹最好的季節是在春季,河岸邊最好植柳樹。

李晶晶偏偏在秋季種樹,還在河岸邊種的是桃、梨樹。

“隴北馬上要到冬天,雪后土地結冰,剛種下地的樹苗能活才怪。”

“為何不像長安灞河那樣種柳樹,偏偏種著桃、梨樹,真是俗不可耐!”

“公主胡鬧,閻羅王寵得她也不管。等著瞧隴北這次鬧大笑話吧。”

隴北冬季黃河岸邊植果樹的事在朝堂上又掀起了不小的風波。不過這也沒能阻止何冬履行諾言,南地的新米剛到了,就派官員往隴北送去了十萬斤大米。

何敬焱讓朝廷官員將米直接河南道慕容家族,而後從慕容家族換來了十二萬斤面。

朝廷的面被隴北官府發給了天水來的二萬多災民,平均一人分到的面不到六斤,就算是吃麵糊糊,一天只喝一頓,也只夠吃一個月。

災民自來到隴北金城,每個月都按人頭從官府救濟糧食,一連領了三個月,這是第四個月。

災民原以為能領到隴北剛剛大獲豐收的馬鈴薯,每人至少能領二十斤,誰知是麵粉,每人不到六斤。

這還沒到冬天呢,看情景隴北官府沒有銀錢買糧食給災民吃了。

災民不知道怎麼捱過漫漫冬季活到明年開春,剛得了面的喜悅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為生存發愁的痛苦。

一些災民壯著膽子去問來回巡邏的官兵,他們提出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報到了焱王府。

幾位官員憂心忡忡的來到了正院的大廳,相繼稟報災民的心聲,“王爺,災民已經有了房、地、衣物,可是給的糧食不夠吃,怕過不了冬天。”

“王爺,災民感激隴北官府收留他們,給了他們一切,想著冬天能不能幹點活謝恩。”

隴北官府給災民蓋的房子,用的材料是黃河泥沙、石頭、茅草混合而成,能夠防大雪壓也能防雨水。

地就是挨著黃河邊及山邊的荒地,按人頭來分,一人一畝。

衣物包括每人四季的衣褲兩身、睡得被褥一套、簡單的廚具碗筷。

何敬焱自是能夠理解,道:“告訴他們,之前給官府蓋學堂、書院、種果樹、修路的工錢,馬上就下發。”

幾位官員面面相覷。

馬大問道:“王爺,之前讓災民幹活時,說好的是不給銀錢,怎麼又給了?”

王浩然緩緩道:“咱們隴北官府給災民蓋了房、送了地衣物及糧食,花了近五十萬兩銀錢,災民就算幹十年的活也不夠還帳。”

地是災民現開出來的不用花銀錢,可是建房、衣物及糧食是實打實的花銀錢。

何敬焱望向秦二,微笑道:“公主之前讓你派人給災民做的出工名冊,那就是為了按工時給災民發工錢。勤快能幹的就多得銀錢,偷懶以生病為名不出工的就少得銀錢。”

“公主真是英明。”

“公主的這個法子一回就把偷懶的災民給治了。”

幾位官員笑著走出焱王府,去將這個好訊息傳達給災民。

焱王府速來雷厲風行,災民睡了一晚起來,早上就有十幾個官員帶著幾百名抬著銀錢箱子的虎奔軍來到了災民居住區。

“王爺、公主有令,給出工的百姓按日、量發銀錢,成年男子出工一日出工量上等二十個銅錢、中等十八個銅錢、低等十六個銅錢,成年女子出工一日出工量上等十八個銅錢、中等十六個銅錢、低等十四個銅錢。”

“十歲至十四歲男女,出工一日十二個銅錢。”

“出工率達到十成者且出工量上等者另獎勵白銀三兩!”

十幾名官員站在高處朗聲讀著焱王手令書,直把站在下面的災民聽得激動高興的熱淚盈眶,都不敢相信這是真事。

按照手令書所說,一個成年男災民出滿工,哪怕是低等,也能得二兩銀錢。

金城的麵粉現在是四個銅板一斤,二兩銀錢能買五百斤,這都夠一家四口吃十個月了。

直到災民排隊一個個的把銀錢領到手裡,感激的當場跪下往王府的方向重重的磕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