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章 他不可能知道本錢多少,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袁紹嘿嘿一笑,對呂布說道:“奉先別這樣看著我,讓人還以為我從你這裡討到了多少好處……”
“難道本初討到的好處還少?”呂布反問了一句。
對煤礦根本沒有任何瞭解,也不知道究竟需要投入多少運作資本,袁紹還真是以為他從呂布手裡獲取的好處不少,臉上的神情當即有些尷尬。
“誰都想在亂世之中存活的久些。”袁紹嘿嘿一笑,對呂布說道:“奉先前些日子過於強大,試問世上有誰不怕?曹孟德派人找到我陳述利害,我當然會權衡利弊,然後再決定該不該討伐。”
“照著本初這麼說,你來討伐我,反倒是件好事?”呂布向袁紹問道。
“不敢說是好事,至少也不是壞事。”袁紹笑著說道:“至少曹孟德和我都覺著奉先已強大到不討伐難以節制的地步。”
呂布一臉無奈的笑著搖頭:“我怎麼聽著本初的解釋讓人哭笑不得?你來打了我,說話卻像是我要欠你莫大人情似得……”
“人情就不必欠了。”袁紹像是很大度的擺了擺手:“奉先記著我的好處也就是了。”
袁紹的反應還真是讓呂布哭笑不得。
他和曹操聯合出兵討伐徐州,這回居然還要呂布記著他的好處……
但凡豪雄,必定都有不要臉的特質,看來還真是沒錯。
倆人說話的時候,顏良帶著一個人來到袁紹面前。
此人大約三十歲不到的年紀,一身文士裝扮,長相老成木訥。
倘若不知道他是誰,僅僅只從外表判斷,一定會認為他只是個極其老實的普通人。
呂布以往卻是見過他。
他正是袁紹手下最擅長捉刀執筆的陳琳。
來到華蓋下,陳琳躬身向袁紹一禮:“主公召我過來,有什麼事情吩咐?”
“給我寫一篇討曹檄文。”袁紹向他吩咐:“我要討伐曹操。”
先前袁紹還在討伐呂布,這會居然風向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又要討伐曹操。
陳琳並沒有多問,應了一聲說道:“我這就回去書寫……”
“孔璋不用回去,就在這裡書寫。”袁紹示意他當著呂布的面把檄文寫出來。
愣了一下,陳琳遲疑著說道:“倒不是我不肯,只是這裡沒有筆墨……”
“為孔璋伺候筆墨。”袁紹吩咐顏良、文丑。
倆人應了卻沒有離開,顏良向不遠處的衛士點了下頭。
衛士們也聽見了袁紹說的,其中倆人轉身跑去為陳琳準備筆墨去了。
沒用多會,筆墨來到。
桌上鋪著一塊厚厚的絲絹。
這種絲絹材質厚實,和做成衣服的絲絹多有不同。
東漢時期,蔡倫曾發明出了紙張。
他發明出的紙張紋路粗糙,單看材質,像極了兩千年後人們用來掃墓的黃紙。
而且紙張的造價很高,高到甚至快要超出絲絹。
由於造價和紙張材質並不實用,被命名為“蔡侯紙”的紙張也不是十分普及,只有南方少部分貴胄士族偶爾會用。
更多的時候,人們選擇書寫工具,還是會選羊皮、絲絹或者乾脆雕刻竹簡。
雕刻竹簡雖然成本低廉,然而耗時費力,貴胄士族多半不會選擇。
在他們之中流傳盛行的,是造價最為昂貴,可書寫卻十分流暢的絲絹。
準備好了筆墨,陳琳把絲絹鋪在桌上,提起筆稍稍想了一下,隨後手腕飛舞頃刻完成了一片討曹檄文。
身為建安七子之一,陳琳的才情當然不俗。
他雙手捧著才寫出來的檄文遞給袁紹:“主公請過目。”
結果檄文,袁紹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隨後遞向呂布:“奉先也看一看。”
檄文是用小篆字寫成,即便沒有千字以上,也差不了幾個。
呂布軀殼裡的靈魂本來是認不得幾個小篆字的。
來到這個時代,他繼承了肉體中的記憶,所以連同小篆字也都認識了了。
看完檄文,呂布說道:“我還真不知道曹孟德什麼時候挖墳掘墓,還創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
“奉先這幾年忙的很,哪裡會顧到這些。”袁紹嘿嘿一笑,對呂布說道:“曹孟德干的這些事情,他自己或許已經不再記得,可總會有人替他記著。”
看向陳琳,呂布問道:“先前本初討伐我的時候,你有沒有寫過檄文?”
陳琳沒有回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