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孕,南陳后妃書,孟庭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姜後於昭聖二十三年由大玄武門迎入東宮正殿冊封太子妃,于靖安元年金冊金寶迎入鳳章宮被冊立為皇后,迄今已經七年。
七年,她從十五歲的太師掌上珠成為鳳章宮內二十二歲母儀天下的皇后,前朝後宮無數雙眼睛虎視眈眈她的鳳座。七年,也足夠懷有一個孩子,等著她長成到垂髫小兒。
姜後是被嬌生慣養著長大,姜太師曾為她延請當世女文人沈白青做啟蒙,又因她喜歡了幾日琴,便將號稱“桓越第一琴”的風雅閣琴師孟幾道強請至府中。然而她跋扈至極,決不肯聽人指摘過錯,又無求索之心,練成了什麼都知道一些卻都不精通的性子。然而姜太師並不強求她,只求她開心。
她入宮之後也常常宴飲做樂,被斥責了多次在悻悻作罷,後來每日打發時間便是想起來什麼做些什麼。這日她橫了長琴彈撥了幾下便索然無味棄在一邊,燕衣捧著血燕碗進來正看見這情形便哄她道:“娘娘這是怎麼了,您琴技出眾可是滿宮皆知的事情,為何悶悶不樂呢?”
姜後冷著一張面孔嫌棄的掃了一眼那擱在長几上的雕花長琴道:“本宮當年是孟幾道親自傳授,琴技頗好,只是那人不太識時務,傳授了兩日便惹得本宮不快,直接叫人打殺了,留下這傳世的繞樑琴,彈起來也跟那孟幾道一般不怎麼乖順!”
可憐孟幾道出身貧寒卻躋身南陳頂尖琴師之列,據說幼而撫琴至死二十幾年,心高氣傲並未留下一個傳人,竟然就此命喪於小女兒的命令下,從此繞樑琴音成絕響,連繞樑琴也只是算作那姜後的陪嫁帶入了宮中。
燕衣將血燕碗放在一邊,上前將那繞樑琴捧入懷中譏諷道:“說是物肖主人形並非沒有道理。奴婢還記得那孟幾道的模樣,一身青衣倨傲之極,娘娘初學而已已經能夠奏曲難道不是天賦異稟嗎,偏這孟幾道雞蛋裡挑骨頭說娘娘有音無情有章無法有形無意!”
姜後聞言不禁疑惑道:“這你怎麼記得這麼清楚?”
燕衣憤憤道:“這孟幾道無禮至此,奴婢只恨不的揪住他再為娘娘打幾個巴掌,如何能記不得呢?”
姜後見她抱著那琴道:“趕緊收起來吧。”
燕衣道:“娘娘若嫌棄這東西礙眼,奴婢這就收起來不叫它再出現在娘娘眼前。咱們庫裡面難道沒有比這繞樑琴更好的東西嗎,這東西實在該打叫娘娘不悅!”
她此話說罷,抬手作勢要打這繞樑琴,卻高高抬起輕輕落下,雖發出一聲重響到底沒有傷及這琴本身。姜後瞟她一眼擺手道:“快拿下去吧,別放在這了。”
燕衣答應了轉身出去交給一邊的鶴紋,重新入殿捧著那血燕碗道:“娘娘,這是小廚房新熬的血燕,能夠滋陰補虛,配著冰糖細細煮了三個時辰才熬出來的呢,娘娘趁著溫熱快喝了吧。”
姜後接過來那血燕拿著勺子舀了一口含在口中,卻不知為何皺起了眉毛張口吐在了一邊的痰盂中道:“怎麼回事,今日的血燕怎麼味道這麼怪?”
燕衣疑惑道:“這是今年的新貢,按理來說並不會呀。恐怕是底下人不經心,奴婢這就去處罰他們!”
姜後將那血燕碗往遠處推了一推道:“說來奇怪,本宮近日來吃什麼都不太香甜,沒準兒是苦夏的緣故。就像是今兒早上那雞湯熬出來煮的面片湯吧,聞著就一股子腥味,還有些土氣,一聞見就什麼胃口都沒有了。”
燕衣見她不思飲食,擔憂道:“今年天氣並不算太熱,殿裡面都是堆著冰山,娘娘怎麼會苦夏呢?可是哪裡不舒服,不如宣太醫來為娘娘看看,若是有些什麼不妥的,吃些藥膳調理一下也好。娘娘鳳體為重,若是總吃不下東西可是如何是好?”
“這太醫過來,別管有病沒病先給你開個調養身體的方子熬著喝,都是那些個苦汁子有什麼用?過一段時間也就好了。”
姜後抬手去揉額頭,燕衣見狀連忙上前為她輕柔按壓這太陽穴勸解道:“奴婢也覺得娘娘最近總是乏累多困,還是看看太醫的好。”
姜後被勸不過,到底道:“那就讓孫太醫來一趟吧。”
孫太醫也是世代杏林之家,在太醫院頗有威望,在先帝時侯也是為鍾妃把過脈的,只是蕭屹登基之後林太醫更加受重用,這才被姜太師收買為姜後做事。
孫太醫聽聞姜後身子不好,趕著就到了鳳章宮,跪地把脈二刻,心中大驚,立時就著這個姿勢叩頭三下驚喜道:“恭喜皇后娘娘,賀喜皇后娘娘,您脈如滑珠,這是大喜之兆啊!”
原本燕衣就有此猜測,只是不敢冒然提出反而讓姜後空歡喜一場未免不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