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帝后,南陳后妃書,孟庭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來帝后一體,同心同德。

《周禮·天宮內宰》曰:“王后帥六宮之人。”

漢蔡邕《獨斷》卷下:“帝嫡妃曰皇后。”

姜後是正經的太子妃,皇帝元后,為何——

木槿垂下眼睛盯著永熹堂地面鋪的齊整的青磚道:“要不怎麼說這世間的緣分奇妙呢,當時陛下已經有了兩個侍妾,一個是出身昌平郡公府的梁修媛,一個便是出身太子洗馬家的小女,也就是宣妃娘娘。那時候雖然宣妃娘娘出身不高,卻與陛下琴瑟和鳴,誰知道忽然太后忽然請先帝賜婚了姜家女。彼時也是因為陛下在前朝有了助力,前朝由姜太師領頭以大皇子馬上就要成婚應當立為太子奏請先帝,先帝這才猶豫不決的立了陛下做太子。”

這之間,本該是天之驕子的蕭屹應當是有過許多的屈就和不情願的。顧蓁奇怪道:“怎麼,先帝為何還有猶豫不決?”

她問出這句話才恍然大悟:“是了,這就是你給我講容華夫人的緣故了。想必是先帝鍾愛容華夫人,只想立容華夫人的子嗣為太子。”

“正是,”木槿說完這句話,繼而道:“昭聖二十三年,陛下當時已經將要弱冠,先帝終於在皇后娘娘及笄禮之後下旨舉行太子大婚,八抬大轎把皇后娘娘從大玄武門迎入東宮。當時,梁修媛還是太子良媛,宣妃娘娘還是許良娣,只是那時候大皇子已經一週歲了——”

顧蓁掐指一算,大皇子已經七歲了,往前數七年正是昭聖二十二年,不禁道:“皇后娘娘由梁修媛和宣妃跪迎入東宮,沒想到剛進皇家門就已經當了一個一歲孩子的母親。以皇后娘娘的脾性,恐怕是心有不忿。”

她嘴上雖然這麼說,心裡也是清楚。這件事情是蘇太后和姜家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容不得陛下和皇后多說一句。何況在太后娘娘心中,娶回來一個太子妃換一個皇位那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姜太師也是不懂女兒家心事,自以為為姜後擇了一門潑天富貴做這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卻不曾想過以姜後的性格還不如嫁到一個普通世家仗著姜家的權勢橫行霸道一輩子。

木槿道:“那時候皇后娘娘年少,陛下也年輕氣盛,兩人總是拌嘴,但好歹礙著姜太師的顏面,陛下也會總到太子妃寢殿去看望太子妃,直到皇后娘娘有了身孕。滿宮都盯著這個孩子,誰知道皇后娘娘十月懷胎生下了瑤光帝姬。皇后娘娘心中委屈總是發脾氣,陛下心裡也不痛快,與其總去太子妃寢殿看人臉色還不如到許良娣的藏輝閣。”

她說到這裡不禁笑了一下道:“說起來,就算是最開始,陛下也沒有把心放在皇后娘娘那裡,多是金銀珍寶的哄著,反倒是宣妃娘娘那裡,陛下吃一盤點心也想著送到藏輝閣一盤,有了什麼瓜果也都是想著先分藏輝閣最好的一點,然後才到皇后娘娘那裡。其實,皇后娘娘沒嫁進來之前,陛下若有了什麼不痛快便多去藏輝閣,對宣妃娘娘的情分自然與眾不同。皇后娘娘不想著籠絡陛下,反而處處挑刺兒找人不痛快,陛下是真龍天子,如何會吃這種虧呢。”

顧蓁聽的明白,卻狐疑看著木槿道:“你還真的知無不言了。不知道教導你的那位姑姑是在哪裡供職,竟知道這些陳年秘事。”

木槿的目光沒有從青磚上挪動到別處,神情卻浮現出追思的意味,苦笑道:“教導我的這位姑姑,原先就在陛下身邊伺候,誰知道當時因為陛下不慎得罪了容華夫人,姑姑替陛下擋罪,已經被賜死了。”

顧蓁驚愕,道:“可惜。”

“沒有可惜的,”木槿終於抬起頭衝著顧蓁笑了一笑,神情堅定道:“這位姑姑教導奴婢,為人奴婢一定要忠心護主,能為主子死了就是最值得的事情。”

顧蓁沒有說話,她不知道木槿所說的主子是她還是遠在群祥殿的蕭屹。既然她的姑姑為了救蕭屹而死,蕭屹定會念著幾分香火情,照拂這位姑姑的舊人。

木槿嘆了一口氣道:“承華不要難過,奴婢只盼著承華萬事順心如意,可以陪在承華的身邊長長久久。只是今天奴婢說了這麼多,也只是奴婢知道的前因後果罷了。”

顧蓁摩挲著桌角道:“這些已經足夠了,我心裡似乎有些明白陛下的性情和與皇后娘娘的糾葛了。”

或許沒有宣妃,沒有梁修媛,一開始陛下遇見的就是皇后娘娘,陪他風雨同舟的也是皇后娘娘。那麼今天,姜後就會成為陛下最有力的臂膀,一位強硬的國母。

然而沒有如果。

顧蓁忽然回過神問道:“方才你說起容華夫人,卻不知陛下登基之後容華夫人如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言惑國

三分妖言

與大明星互換的華麗人生

於艾青

玉堂金闕

看泉聽風

躍蒼穹

武侯的戈

(西幻)寶石與枷鎖

M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