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幾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1章 改變與被改變,私人科技,路幾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巨頭有戴眼鏡的,也有不戴眼鏡的,有胖乎乎的,也有瘦瘦的。
這次帶隊的巨頭是瘦瘦的,有點近視眼。
“還沒回去啊,我還以為你這次還會早回去呢。”看著走過來的管明,巨頭笑著說道。
巨頭是提前一天到華盛頓的,也專門找管明聊了聊,他其實也好奇管明對未來的科技判斷,說著說,所有巨頭都好奇,沒事都想和管明聊聊。
雖然管明對這位巨頭不太瞭解,但相對來說,巨頭對管明還是很熟悉的。
起碼,管明的資料對巨頭而言並不是什麼秘密,包括之前可控核聚變實驗的訊息,巨頭也是知道的,甚至知道的比管明更多。
比如說被處理的一些後勤人員,當初知道可控核聚變出現意外後,他老人家也是嚇夠嗆,生怕管明陡然一跪,與世長辭。
從早年經歷來看,這位巨頭擅長的是經濟領域,在經濟上,管明除了最直白的稅收上表現外,管明的存在,還有一種戰略上的意義。
沒人會忽略一個頂尖科學家的存在,錢學森老先生,愛因斯坦等等。
在當今社會中,能左右國與國之間態度的東西有很多,比如說一個頂尖科學家。
管明或許距離‘頂尖’還差點距離,但這個距離並不大。
即便是這樣,管明的重視程度也相當之高,巨頭對管明的關心程度也在不斷上升。
“原本想在這邊吃飽再回去的,只是多少有些不合胃口,或許我還是那種吃著小燒烤,喝著青島啤的人。”管明臉上帶著微笑,開著不大不小的玩笑。
“這本身也不是吃飯的場合,不過對你來說,可能吃飯的意義更大一點。”巨頭也不在意管明的玩笑。
天才式的人物總會在很普通的方面中,展示出弱智的一面,或許在這種場合下大吃大喝會讓人看不起,但如果是管明的話,相信所有人都會報以最大的善意來理解,人們會用所謂的‘思維專注’來解釋為什麼他會如此等等。
理由千變萬化,主觀意識決定一切。
“您也知道,我對商業上的理解很低,和他們聊天總會發懵,還不如回去睡覺來的實在啊。”環伺了一圈,管明看到三三兩兩的人群,臉上帶著笑容的人們。
管明重生後也曾想過今天這種場合,曾經也幻想過會在這種場合中縱橫捭闔,成為人們的焦點,然後談好一個個價值數億、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的合同,然後喝著紅葡萄酒,站在人類頂點,享受著成功人士的生活。
然而現實告訴管明,即便他是重生者,但宅男依舊是宅男,殘存著上輩子的記憶與習慣,是無法輕而易舉地被改變。
管明改變了世界,但世界依舊沒有改變他,他依舊是那個晚上只穿小褲頭睡覺的人,他依舊是那個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人。
“有時候還真是羨慕你啊,能活得輕鬆,也能活得瀟灑。”場合不對,巨頭不可能和管明說些很機密的事情,趁著和管明聊天的事後,他也是放鬆放鬆。
希拉里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這裡面沒有性別歧視,但不得不說,希拉里是那種‘錯的不是我,是世界’的人。
全球鐵娘子不多,希拉里雖然有這種願景,但她並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和心態。
“剛才看到你和扎克伯格聊天,聊些什麼了?”巨頭記憶力比較好,哪怕對方是個商人,巨頭也能把名字和臉對上號。
“他想要讓我在facebook上建立帳號,可能是想提高影響力吧,但是我拒絕了。”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管明也用一種可有可無的語氣說著。
“呵,對了,12月份院士增選就出來了,你準備好當院士了?”
巨頭對facebook沒興趣,如果是私下的話,巨頭會和管明聊聊這方面的因果關係讓他慎言,畢竟他的影響力真是不小。
但這種場合下,巨頭肯定不會說一些破壞中美商業的話,誰知道會場中是不是密佈竊聽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早就準備好,說起來,我當上院士之後是不是能上調一下級別啊,我是說軍方的級別,其實主要是想配槍,以前有過當軍人的想法,但是我的個人意志還是薄弱了些。”
說起院士,以管明的程度其實早就能上的,不提科技領域上的貢獻,單說巨頭們的關注,國內就沒人會攔著管明,但什麼事都要講究個程式,畢竟是法制而非人治。
能阻攔管明在年尾當院士,可能也只有死亡吧,或許即便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