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幾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1章 軍費增長與似曾相識,私人科技,路幾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務方面的東西,正常是由兩國商務部進行談判,無論是關稅清單又或者是其他的內容,很少會在沒理清頭緒前兩國首腦就開始對話。
但目前國際局勢已經有一對多且有可能爆發戰爭的情況下,再由下面人慢慢悠悠地談就很不合適了。
如何破局,如何在各個方向上做出權衡,這是政治家所需要考慮的問題,而這種問題也是基於目前現有的情況去展開討論的。
“傳統基金會的報告我看了,重新改造現有軍艦這個事,你們是怎麼看?”閉門會議上,奧黑問道。
傳統基金會是美國偏右、保守且鷹派的智庫,由於美國政策問題,很多第三方智庫會提供政策給當局。
而傳統基金會的光輝歷史,應該是里根那一屆。
“冷戰時期的點子重新拿出來,如果好用的話自然沒有問題,但和現在的中國相比,我覺得這個方案比較搞笑。”一個白宮官員首先發言。
“我不否認冷戰時期傳統基金會的意見是值得肯定並且到現在還起到正面的效果,但對比現在的中國,我們沒辦法在質上超越,就算改造現有軍艦也看不到任何勝算。”
冷戰時期,蘇美之間在軍備上的對抗是有區別的,北極熊講究的是量大管飽,坦克幾萬輛、裝甲車幾萬輛,走的是以量壓人。
而那時候的里根政府主張的是以質取勝,包括太空部署,用鐳射、電磁炮等防止核打擊,包括現在美國主流飛機,實際上也都是那時候開始提出來的。
量有用還是質好使,這麼多年過去了,光看現在那個從屍骸中走出的國家,估計誰心裡都有數。
然而在這個背景下,傳統基金會居然想要從改造現有軍艦以達到恢復海洋制霸的夢想,這太過理想化了。
戰爭機器人啊,擁有這樣的技術中國,鬼知道會不會應用到海軍上,就算沒用上,現在中美之間的科技對比也一定是前者強於後者,如果大家走質這條路,那美國一定會被擠得無路可走!
“對抗中也不排除合作的可能,不知道拜登副總統在中有沒有取得什麼成果?如果能得到一些技術轉讓,我想就算質上無法趕超,但起碼也會對國家科技起到正面的作用。”另一位白宮官員看著奧黑,說道。
“會議之前拜登給我打電話了,不過局勢並不樂觀,他判斷目前中國很有可能掌握完整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同時這次中方態度很強硬,看上去應該有後手……他判斷,或許目前的情況並不會讓中方產生恐懼,甚至他們並不認為面對全球聯合的前提下,他們會輸!”奧黑語氣有些沉重。
一超多強的世界政治格局已經維持好多年了,在這個時間段內美國一直都在主導全世界,去吃全世界的紅利來發展自身。
如果一超多強的局面在奧黑任期內發生改變,那打擊的不只是現在的奧黑、現在的民主黨,更會打擊到卸任後奧黑的待遇以及民主黨未來的競爭力度。
“這……應該沒那麼恐怖吧。”在座人面面相覷,隨後國防部長硬著頭皮開口,畢竟職權在身,有些東西不是他能避免的。
“很有可能,所以我們要加大軍備投資,明年軍費我個人傾向增長5%以上,至多不超過13%!”奧黑看了一眼國防部長,扔出這次會議最大的議題。
美國下一年軍費是先由美國政府上報給國會,然後國會討論之後簽署並執行,本年度軍費通常是去年11月之前白宮處理好,然後11月由國會討論的。
這些年由於中國的崛起,美國在軍費投入上非常大,去年軍費已經到達6794億美元,當然了,其中也有奧黑任期內不斷打仗的緣故,比如說敘利亞的內戰。
按照奧黑剛才的說法,15年軍費將會在7133億美元至7677億美元之間。
結合奧黑之前丟擲來的傳統基金會,在座各位發現奧黑原來是想走量大管飽的路線,走那個已經掛掉的大國路線。
本能地想反駁,畢竟之前已經有例子證明這不是什麼生路,但轉瞬一想,如果同走質這條路,大概死得會更快。
走量的話,奧黑這一屆不說,下一屆可能也會體面地上任,至於說結果嘛,在座的人都覺得,好死不如賴活著。
真到一超多強被掀翻的程度,他們鐵定都退休了。
於是乎,原本該議論紛紛的會議上,大家都沉默起來。
這時候不管提出什麼意見和建議,都不是明智的選擇,都有可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如果沒問題的話……查克,重新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