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幾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6章 天空、大地與利益,私人科技,路幾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雙星的話讓管明想起他曾經的揮斥方遒,而這個事最早要追溯到雙星剛被研出來那一段時間。
那時候的管明場面還沒這麼大,甚至連雙星大廈都還沒有呢,同時那個時候的管明因為地位沒現在這麼顯著,所以總會患得患失地覺得有沒有富二代搶家財,有沒有官僚打秋風什麼的,所以才考慮到‘自立’這一塊。
地球上雖然只有2oo個國家和地區,但這不意味著管明能在地球表面上建立屬於自己的基地,自然而然地,他就把目光放到了太空之上。
那時候雖然沒有網路衛星,但管明設想他會選擇一顆岩石行星,比如說柯伊伯帶,然後建立足夠大的訊號塔,用更強大的衛星做為中續站,讓管明在地球上就能遠端遙控並且享受到無盡計算量的生活。
然而那時候的他明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輕視全球科學的水平。
或許柯伊伯帶上的岩石行星不會被地球所有人現,但具有規律性地衛星環繞,人家推算也能推算出什麼了啊,這還沒算訊號射是否會被察覺,這還沒算火箭射是否矚目等等。
時至今日,管明已經不奢望在一望無際的宇宙中建立屬於自己的神奇建築,他已經把目光放在地下了。
“宇宙還是算了,但地下可以,使勁往下挖,然後源源不斷地運輸資源建造算。”十指交錯,管明思索良久後,說道。
“如果是地下,那有三個選項,分別是:公司、組裝廠和海洋之底。”
“公司的話,如何無聲無息地運輸土方是個難點,組裝廠的話可以藉由人造島專案運輸一定量的土方,而海洋之底,則需要等人造島建造完成後才能。”
“從結果上來看,公司這邊是最好的選擇,其次是組裝廠,最後才是海洋之底。”說完,雙星列出三個選項的資料。
在雙星的推演中,地下建築如果真的有,那麼除了安置海量算外,還可以安放大的核電廠做為電源輸出,同時也能做為工廠進行機器人的生產等等,除了沒有人之外,這個地下建築將會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機械城市。
“地震呢?地震有沒有考慮到?”突奇想的念頭而已,居然會快形成資料,管明的好奇心被勾出來了。
“板塊運動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因此地下建築無法成為永固建築,始終存在壽命。”說著,給出最新資料移動度。
看著那每秒奈米級別的資料,管明覺得除非他點背到極限,否則地下建築他能用到死。
“這個專案有點大,我再考慮考慮,你先收集一下資料。”關鍵時刻,慫之基因重新佔領高地。
“至於說塗層材料還是按照剛才說的那麼弄吧,反正我弄出來的原型機造假不菲,估計也不會有什麼訂單,最多吃點分紅然後降級材料去使用。”看著那一條從地下延伸到地上的巨大電纜,管明覺得活著真好。
“好的老闆。”對於縮頭的管明,雙星沒什麼意見,其實它剛才還想提月球上的那個採礦點呢,不過地月之間的運輸很順利,誰也不確定未來國家會不會派人到月球上進行實地考察。
隨著管明的命令,雙星開始大量製造塗層材料。
帝都方向,巨頭會議上,大家研究關於可控核聚變相關事宜。
引起這次國際事件的源頭之一就是可控核聚變,因為很多人都明白,值得地月運輸的東西真的沒幾種,只有利益大於成本,才能出現地月運輸這種事情。
“仿星器的建設是時候推進了,目前全國只有1/3的省份安裝完畢,剩下的也只是地皮交割完成。”
“iter那邊怎麼說?”
“哼哼,還能怎麼說,再說了,iter又沒研究仿星器,咱們這邊口子一縮排,他們說再多也沒用。”
“始終還是要留點餘地,畢竟後續咱們還指望那能練兵呢。”
坐在主位上的總巨頭聽著其他巨頭討論著,心中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巨頭會議經常有,但這並不意味著會議內容和各位的心思只有在會議上才展露出來,因而在大方向上,大家還是保持同步的。
“現在問題是何如應對國外那些人。”敲桌,總巨頭提示大家別跑偏了。
“要不然拋售一定的美國國債?”主管經濟的巨頭開口說道。
目前國家是坐在火山口上的,不能有太過激的動作,包括貿易戰在內,國家都是被動反擊,就怕刺激到那些老外。
“這個可以有,回頭可以整理一下這方面的材料。”總巨頭想了一下,點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