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5章 玉璽,劍影雲波,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雨鈴問道:“哦?那究竟是什麼呢?”

慕容成摸了摸自己的鬍鬚,他顯得有些緊張,不過思慮再三之後,還是打算告知秋雨鈴。

慕容成說道:“這個也是我的猜測,既然這個李瓊是前朝的瓊華公主的話,那麼她的父親便是建文帝,所以我曾經考慮當初我們的教主便是建文帝本人。星辰教的創立也是為他重新奪回皇位奠定的基礎,雖然不知道之後他為什麼改變了主意,放棄了奪回自己的皇位,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他是建文帝的可能性。我有一個假設,如果他真的是建文帝的話,那麼他帶走的東西不僅僅是國庫的幾萬萬兩白銀,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聽到這個詞,秋雨鈴與李雪瑤都驚呼了出來。

慕容成說道:“嗯,就是傳國玉璽,傳聞在金陵城失陷,皇宮被攻破之後,皇宮便燃起了大火,而傳國玉璽也在這場大火之中失落。現在皇帝的御書房內並沒有這塊玉璽。而這一點我從皇上敕封政兒的聖諭之中得到了證實。因為上面沒有那塊玉璽的印鑑。”

秋雨鈴說道:“慕容伯伯,您的意思是說,父親當年隱藏的秘密並不緊緊是那五萬萬兩白銀的寶藏,最為重要的便是那塊傳國玉璽?”

慕容成點點頭說道:“我想是這樣的,如果只是五萬萬兩銀子的話,秋老弟他沒有必要為了一些銀兩而犧牲家裡所有的人。孔雀山莊我是知道的,周遭田宅地產無數,單單就是收租開店就足夠整個山莊的開銷了。秋老弟沒有必要為了一筆莫名其妙的寶藏,而丟掉自己全家人的性命,我想他真正想要保守的就是傳國玉璽的秘密,或許這五萬萬兩白銀的鉅額寶藏也都是在為傳國玉璽打掩護。畢竟傳國玉璽的重要性可比這五萬萬兩白銀重得多。”

或許在其他人的印象裡難以理解,為什麼五萬萬兩銀子,比不上一塊玉石。

這是因為這塊“石頭”代表著皇帝順位的合法性。

傳國玉璽是自先秦時期傳下來的。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歷代欲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兩千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嘆息。

因此這個傳國玉璽便是證明皇位正統合法性的信物,即便是亂臣賊子篡逆,只要他有玉璽在手,也能將自己洗白成真命天子。

畢竟玉璽就在他的手裡,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天命之子。

這個是不論出身的,只要那個皇帝有傳國玉璽,那麼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天子。況且當年的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也是從秦王子嬰的手中奪得的。

傳聞傳國玉璽已在南唐時期失落,而現在這顆玉璽是宋真宗為了正華夏正統所篆刻的。

因為當年華夏大陸上並不只有宋一個國家,當年的大宋所佔據的不過只是漢正統王朝的十之五六而已。

在他的北方有一個更加強盛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大遼。

遼國自稱是華夏正統,將宋貶為篡權奪位的番邦。

雖然宋不願承認遼國天朝上國的地位,但是卻也的確是如此。

遼國繼承了當年大唐的歲貢,包括高麗,扶桑都向大遼國進貢。

就算是自詡華夏正統的宋,也不得不迫於遼的壓力與遼締結澶淵之盟,然後向遼進貢歲幣。

為了改變政治上的地位,宋真宗便命人重新仿造了一枚傳國玉璽。而這顆玉璽也是之後歷代更替所奪取證明自己正統的信物。

這顆玉璽從宋真宗一直傳到宋徽宗,宋徽宗時期發生了靖康之恥,金兵攻陷開封城,宋氏被迫效仿東晉王朝南遷。

自此這塊玉璽便被宋徽宗獻給了當時的金國皇帝。

這塊玉璽歸於當時強大的金,成吉思汗鐵木真橫掃大漠之後,蒙古部族再度強大了起來。

向南滅金宋,此玉璽歸於大元。

直到徐達直搗黃龍,攻破元朝首都大都之後,這塊玉璽才歸於大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鴻漸於磐

徐鳴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