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1章 表演正式開始,劍影雲波,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樓下樂師的樂鼓生響起,表演算是正式開始,樓上的人,開始向下拋灑著花瓣。只不過現在這個季節,鮮花是找不到了,他們拋灑的是用錦緞做成的“紙花”,為的就是渲染氣氛。
但這些栩栩如生的花瓣,卻也不輸給真正的鮮花。
隨著花瓣的飄然降下,演出算是真正的開始。
臨水月拽著綵綢凌空而下,在空中搖曳著,宛如穿花而過的蝴蝶,也如同九天而降的綵鳳。
眾人都被這一幕所驚豔到了,這一次的舞蹈不比往常的,以前臨水月最為得意的舞蹈便是霓裳羽衣舞,公孫劍舞,水袖凌波舞,驚鴻舞。
但是今天的舞蹈卻是她自己編的,而且還是專門為秋雨鈴編的。
這套舞蹈的名字叫做,靈枝棲鳳舞。
隨著臨水月的緩緩而降,舞蹈也算是正式開始了。
臨水月蹲在舞臺上,閉上了眼睛,用孔雀翎毛做成的外袍罩住自己,隨著一陣絲竹聲響起她睜開了眼睛,舞蹈正式開始。
第一段舞是一段民族舞,是位於雲貴地區的一個民族的舞蹈。
而孔雀這種動物便是產自那個地方,那個族群的人們視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這個族群的人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
臨水月雖然沒有去過那裡,但是卻見到過這種美麗的舞蹈。
那是在杭州的時候,一對來自那裡的父女便在街頭賣藝,父親吹著一種叫做葫蘆絲的,而那名少女便隨著樂聲,跟隨著身邊的孔雀起舞。
雖然臨水月也是跳舞的,但是那種舞蹈卻也是第一次見,挺著大肚子的她,便付了一百兩銀子,請那對父女再跳一次。
臨水月默默地記了下來,沒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場。
她宛如一隻正在戲水的孔雀。
臺下的觀眾們都發出了驚歎,隨著天窗的開啟,陽光撒了進來。
慧嫻雅序是京城,乃至於全國最大的娛樂場地,這種大板幅的天窗幾乎是獨一份的。
要開啟這扇天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四五十個壯漢一起用力才行。
而這四五十個人的力量就單單是為了幾刻鐘的舞蹈渲染。
陽光灑在了臨水月的孔雀衣上,孔雀的翎毛閃閃放光,臨水月背對著觀眾,這回眸一笑百媚叢生。閃爍著亮光的孔雀衣如同一隻開屏的孔雀。
這段舞蹈完之後便是扇子舞。
臨水月拿出了藏在孔雀衣之下的雀翎扇,翩然起舞。
臨水月躍起身來轉了三圈,最後跪坐在舞臺上撐開雀翎扇,扇骨上的一顆閃亮的孔雀石正在閃閃發光。
這個動作也是專門設計的,是為了照顧二樓雅間中的看客。
孔雀衣均勻的分攤開,在陽光的照耀下,映映生輝。
林洛瑤看到這身衣服,她說道:“哎哎哎~~~你們說我們穿上這件衣服是不是也這麼漂亮啊。”
燕飛雪譏諷道:“這可說不準,這個要看氣質的,師妹或許可以,咱們兩個就算了吧。”
林洛瑤也是哈哈大笑,坐在下面最前端的慕容政端著酒杯,饒有興趣的觀看著這一幕。他露出了一抹微笑,他今天花重金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就是單單看這位沈姑娘的表演。
她真美,真的好美。
這個時候,樂聲突然一轉,雖然從悠揚的葫蘆絲,轉成了瑤琴,豎琴。雖然急促,但不生硬。
臨水月解開孔雀衣的衣釦,翻身而起,孔雀衣便翻飛而落。
正巧落在了慕容政的身上。
衣服上還有一股淡淡的幽香。
慕容政將衣服還給了前來收取的丫鬟。繼續看著臺上的表演。
慕容政心想:“這算是**嗎?”
脫下孔雀衣的沈羽,現在穿著著綢衣,樣子宛如敦煌壁畫上飛天的仙女。
樂聲停止,臨水月就默默地獨腳站在臺上,一動不動,甚至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她方法就是畫中的人。
她是最專業的舞蹈演員,這一點點功底還是有的。莫說是這樣站著,就算是用腳尖,她也能站上一個時辰一動不動。
臺下跑上了一名拿著琵琶的女子,將琵琶遞給她,
著一段舞,便是敦煌筆畫上的,臨水月要重現的便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感覺。
這一段琵琶舞在盛唐時期是非常流行的,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