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4章 出征的真正目的,劍影雲波,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瞻基這個時候搖搖頭說道:“兩千!”

樓雲聽到朱瞻基的回答後,他瞪大了眼睛,他說道:“什麼!兩千人!您知道瓦剌到底有多少人馬嗎!兩千人去突襲對方的大營,這不是以卵擊石嗎?”

朱瞻基此時大笑道:“哈哈,衛國公果然聰明過人,本帥要的是以卵擊石。

樓雲此時驚異的望著朱瞻基,他問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朱瞻基看了看外面他說道:“皇叔,這裡也沒有其他人了,咱們都是自家人,我便跟你說些自家話。你還是想不通這次我們出征的主要目的嗎?”

樓雲這個時候搖搖頭說道:“難道不是北擊瓦剌,讓邊關永保太平?”

朱瞻基嘴唇揚,他說道:“當然不是,皇爺爺將三十萬大軍帶出來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和瓦剌開戰,只是單純的帶出來而已。”

樓雲是越聽越糊塗,他問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難道是耗費錢糧?”

朱瞻基說道:“沒錯是耗費錢糧,皇爺爺做這一切都是為了父親和我,為的是讓我把兵權攬在自己的手裡,而父親則是在京城之把持著朝政,這樣一來,漢王和趙王那裡便只能啞巴吃黃連了。實話告訴你吧,皇爺爺早在半個月前已經駕崩了。”

樓雲聽到這個訊息後,如同晴天霹靂一般。

他雖然和皇相處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皇卻很照顧他,甚至真的待如親子一般。

而皇早在半個月前已經去世了。這對樓雲來說一時間無法接受。

這個時候朱瞻基說道:“這是皇爺爺生前的遺詔,皇叔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

說著朱瞻基從自己的袖子裡掏出了皇生前留下的密旨。

這份密旨是他親身保管的。他將密旨交到了樓雲的手裡。

樓雲開啟了密旨看了一下。

面的內容非常的簡單,“朕死之後,太子朱允治繼位為君,皇長孫朱瞻基為太子總攬兵權。朱云為安王,與太子一起輔佐新君。如漢王,趙王造次,太子可地誅殺。朕之死,回京城之前嚴格保密,切勿發喪。”

這個的確是皇帝的親筆所書寫的遺詔。

而面的朱雲則一定是指的他了。而他被皇封為了安王。

樓雲現在也是越來越明白了。

樓雲的口喃喃自語道:“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皇這一次的北伐目標並不是瓦剌,也不是韃靼這些宿敵,而是朝的二王以及西北的朱允常。

皇生前用自己最後的威望為太子與皇長孫召集了三十萬大軍,樓雲也明白了為什麼行軍這麼久,後續還有很多的部隊沒有出關,而是留在關內。

這是因為如果大軍全部出關的話,那麼漢王或者是趙王,甚至是其他的什麼人的話,關閉了山海關的關鍵入關通道,那麼三十萬大軍斷了補給,很快會生變。

或者是作鳥獸散,或者是被瓦剌的主力消滅,要麼是副將獻主帥的人頭,向關內的新君表達自己的忠心來攫取富貴。

但是無論那種變化,對他們都是不利的。

如果大軍被關在了關外,那麼朝代替天子掌控朝政的太子成了擺設,別說漢王和趙王,算是一名小廝都能一刀宰了他。

而軍隊始終沒有完全出關的原因是,控制著從關外入京的各個主要的關隘和路口。

可以讓三十萬大軍隨時開回關內。

有這三十萬大軍在手,京城不過是囊之物,只要控制了京城,控制了國家的神經樞,那麼漢王和趙王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沒辦法使出來了。

畢竟漢王的主力已經被皇調出來了,而且他手下的很多親信將領都是明升暗降,都被從部隊之抽離出去。

而剩下計程車卒們,則是誰是主帥,他們聽誰的。

雖然漢王在軍營裡的威望非常的高,但是服從最高統帥的命令,這是每一個士兵進入軍營後學到的第一課。

而現在的朱瞻基則是皇欽封的驃騎將軍,全軍的總指揮者。

而且為什麼讓燕飛雪替朱瞻基去,他也明白了。

因為需要一個誘餌,燕飛雪此次前去可以說是死棋一招。無論燕飛雪是生是死,對於朱瞻基來說都沒有什麼區別,這次襲擊瓦剌不過是摟草打兔子捎帶著的。

他們出來的真正的原因只是給太子未來的接位,獲得接位的資本。

現如今三十萬大軍在手,除了西北的朱允常外,沒有人可以和現在的朱瞻基對抗。

雖然大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鴻漸於磐

徐鳴辰